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 智能助醫”覆蓋基層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藥傳承創新十大專項行動;實施疑難重癥診療能力提升工程…… 新的一年,省衛健委為百姓端出了健康“ 民生大禮包”。我省將繼續把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促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成熟定型,不斷提升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推進安徽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去年9月,長三角(上海)醫學專家支持“健康安徽”建設對接會在上海召開,滬皖醫療機構共簽署22項合作協議。
關鍵詞:補齊醫療服務“短板”
提升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能力
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的網底,也是解決農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看病煩”問題的主要陣地。去年,安徽省衛生健康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和要求,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和“縣強、鄉活、村穩”的改革路徑,把基層衛生健康工作融入深化醫改、健康安徽、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所有政策,以助力貧困地區健康脫貧為重點,以推進縣域醫共體為抓手,以補齊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短板為突破口,全面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積極組織全省排查,并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合建、設立臨時醫療點、開展健康脫貧“百醫駐村”專項行動等舉措,將排查發現的161 個村衛生室“空白點”、168個村醫“空白點”全面消除。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條件顯著改善,醫療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穩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滿意度不斷提高。
為全力打贏健康脫貧攻堅戰,省衛健委今年將實施鄉村醫療衛生能力建設“百千萬”工程和村醫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讓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我省將著力解決“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全面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在全面消除鄉村醫療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基礎上,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配合落實好健康脫貧綜合醫保政策。圍繞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科學謀劃長效機制,探索建立應對因病致貧返貧的長效機制,謀劃健康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政策研究,推動健康脫貧與鄉村振興統籌協調、融合發展。
實施疑難重癥診療能力提升工程
在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同時,我省還將實施疑難重癥診療能力提升工程。積極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引進高水平醫院,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統籌布局省內優質醫療資源,建設一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省醫學中心,構建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引領、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省醫學中心為骨干的疑難重癥救治體系,逐步實現“重病不出省”。加快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建設,爭創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分中心。
我省將大力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快衛生健康領域各類人才集聚。實施高層次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工程,突出領軍人才、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培養,逐步完善衛生健康各領域各層次人才培養機制,加大衛生健康聚才用才平臺建設力度。推進長三角衛生健康人才發展一體化,拓展長三角醫學專家支持“健康安徽”柔性引才方式,完善運作機制;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徽鄉名醫”培養工程,穩定擴大村醫隊伍,做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三年制專科生工作;優化人才發展政策環境。進一步完善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編制周轉池制度,著力保障縣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用編用人需求。落實機構用人自主權,簡化基層招聘程序支持公立醫院等通過設置特設崗位,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專業人才。
關鍵詞:中醫藥傳承創新
實施中醫藥發展十大專項行動
中醫藥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中醫具有“北華佗、南新安”的特色和優勢,有中藥資源和產業的優勢。去年,我省第一個海外中醫藥中心——安徽中醫藥大學雅典中醫藥中心在希臘雅典正式成立,疏風解毒膠囊入選中英政府“抗生素替代計劃科研與創新合作項目”,有力推動了安徽中醫藥走向海外。
2020 年,我省將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借助綜合醫改試點省平臺,通過改革完善治理體系、加大政策保障支持力度、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等措施,在醫保支付、醫共體建設和中醫藥改革示范區建設方面形成中醫藥改革的“安徽模式”,擦亮“北華佗、南新安”招牌,打響“十大皖藥”品牌,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治療、預防和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步伐。
值得關注的是,為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我省今年將實施十大專項行動,提高中醫藥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提升中藥產業聚集度和外向度。十大行動包括中醫藥優質資源提質擴容行動、“中醫藥+”健康服務拓展行動、中醫院醫共體和醫聯體建設行動、中藥產業轉型發展行動等。
即將實施的中醫藥優質資源提質擴容行動,就是要通過爭創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等高端平臺,打造中醫藥“國家隊”,提升解決重大疑難疾病能力,對肝豆病、糖尿病、慢阻肺等重點病種診療能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造福人民群眾。中藥產業轉型發展行動就是通過建設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園區)、道地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培育中藥大品種等措施,做優中藥農業,做強中藥工業,做活中藥商業。
關鍵詞:“互聯網+”賦能衛生健康
“智能助醫”覆蓋基層醫療機構
去年10 月,亳州市利辛縣汝集鎮衛生院迎來一位新“醫生”,它就是“智能助醫”輔助診斷系統。這位“醫生”可不簡單,它學習了相關醫學專業教材、臨床指南和經典病例等,掌握了大量醫學知識,并在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中取得了超過合格線96分的成績。
據了解,智能助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我省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效率,創新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模式的民生工程。在日常工作中,它能幫助坐診醫生提供鑒別診斷。在完成病人主訴、現病史、癥狀及預診斷后,不需要額外的操作,只需點擊AI 輔診按鍵,智醫助理便會根據患者的主訴、現病史、癥狀自動給出準確的診斷,以及各種診斷詳細的癥狀、用藥、檢查等等建議,以便醫生進一步問診,大大提高了基層醫院的診斷準確率。
截至2019 年底,全省已在55 個縣完成了“智能助醫”系統部署。系統使用醫生達到30323 人,提供輔助診斷1608.3 萬次,服務慢病居民670 萬人次,協助基層醫生完成1270.9 萬份電子病歷,電子病歷規范率達到81.9%,已逐步成為基層醫生的“智能工具書”。
接下來,針對智醫助理建設工作,我省將會加強業務培訓,各地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建立內部帶教隊伍,以點帶面,對不會操作和操作不熟練的醫生開展分類強化培訓和點對點業務培訓,確保每個基層醫生了解并能熟練操作“智醫助理”,推動其在基層更好實現常態化應用;繼續完善產品功能,智醫助理項目要及時更新知識庫,加快實現與檢查檢驗等系統對接,進一步提高輔助診斷準確率;豐富病例庫內容,增加輔診疾病病種,增加小概率危重疾病問診輔診提示;改進病歷模板,推廣語音病歷錄入,提高工作效率。
孫萍 宋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