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過去一年,亳州人民一路拼搏、奮勇爭先,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在省統計局公布的24 項主要經濟指標中,5 項增速居全省第一位,14 項居全省第5 位,21 項居前8 位;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5%、連續8 個季度居全省第一位;企業快速開辦做法成為全省唯一受到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通報表揚的市級典型,亳州已連續4 年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和省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先進單位,連續3年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獲“好”的等次,連續2年獲省穩增長貢獻獎……
鳥瞰花戲樓 渦河景區帶。
2019 年,商合杭高鐵北段正式通車,長三角一體化正式啟航,開啟了亳州快速發展的新時代。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不懼風雨,不畏險阻”,亳州將奮力在皖北振興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抓項目:經濟穩中有升勢頭正猛
2019年12月29日上午,全省貫徹落實“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亳州分會場活動在渦陽縣體育中心項目現場舉行,總投資6.5億元的渦陽縣體育中心項目開工。當天,亳州全市包括渦陽縣體育中心項目在內的19 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3 億元,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服務業、生態環保等領域。
2019年,亳州舉辦國際馬拉松大賽,來自十多個國家近萬名選手參加比賽。
2019 年以來,亳州市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全面落實“六穩”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主動爭取項目、高效推進項目、熱情服務項目,呈現出大項目多、好項目多、工業項目多的特點。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11個,其中5億元以上47 個、10 億元以上28 個;實際到位省外資金752.2億元,增長13.8%,居全省第3 位;849 個省市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117.4%,37 個投資10 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省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開工率、竣工率連續3年保持全省領先位次。
2019 年,亳州市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負27.4 億元;清理拖欠民營中小企業賬款8533.4 萬元,清償率82.4%。亳州海關正式掛牌運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億美元,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83 家,進出口總額增長20%。
勇攻堅:著力補齊全面小康短板
在亳州市譙城區觀堂鎮孫莊村一家服裝加工廠里,貧困戶曹素琴正在忙碌著。為了照顧殘疾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她不能外出打工掙錢,但家門口這家服裝廠給她提供了就業機會,一個月有近3000 元收入,既能照顧家里,又有了收入來源。這家“扶貧工廠”的老板蘇尚勇2018 年初回鄉創業,不僅讓自己致富,還帶動周邊村民就業致富。
經過治理后的亳州陵西湖公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2019年,亳州市奮力打好三大攻堅戰,“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全面整改“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大走訪”、講好“五句話”活動,為1.4萬戶、3.2萬名貧困群眾落實個性化幫扶措施,預計脫貧3.8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1%,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年度任務。
狠抓秋冬季大氣污染聯防聯控,PM2.5 年均濃度下降3.1%,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全面實施河長制,整改河湖“四亂”問題394 個,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61 萬噸,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利辛縣入選全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
強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扎實開展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壓降、互聯網金融風險、“套路貸”等專項整治,銀行業貸款質量居全省第3位,完成了省下達非法集資積案化解任務。
堅持“房住不炒”,增加有效供給,強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等防控措施,累計化解房地產遺留問題22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運行。
美“三農”:積極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2019年7月6日,蒙城縣立倉鎮的龍蝦荷花節吸引來眾多游客,當地村民們喜笑顏開。立倉鎮過去是蒙城縣的“水患區”,農民生活貧困。為推動鄉村振興,鎮里開始探索種植“喜水”作物,第一年試種蓮藕、稻谷取得成功,得到群眾認可。
出去考察學習后又開始發展“蝦稻共作”“藕蝦共作”產業。從2017 年開始,立倉鎮連續三年舉辦龍蝦荷花休閑文化旅游節,把鄉村旅游和生態農業緊密結合,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在亳州演練五禽戲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9 年,亳州市扎實做好“三農”工作,鄉村振興基礎進一步夯實。農村綜合改革成效突顯,96.8%的村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75%的村完成“三變”改革,土地流轉451萬畝。新增農民合作社1881、家庭農場2180 家,培訓新型職業農民5574人。農村環境持續改善,蒙城縣立倉鎮獲批為省級特色小鎮,建成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47 個,改造農村廁所6.2 萬戶。1431 公里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全部完工,1141 個建制村全部通客車,利辛縣獲評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敢創新:謀求新舉措迸發新動力
2019年8月開始,亳州市整合資源搭建了“企業聯辦服務平臺”,實現了電子營業執照、企業人員信息等數據互通共享,推進審批結果互認,將群眾原來需要重復提交的營業執照、身份證、從業人員信息、經營地址等材料整合去重,減輕了部門審批工作量和群眾申請繁雜度;將原來群眾需要耗時5天、提交11份材料的企業開辦注冊事項,壓縮到目前基本上實現零上傳、1個工作日就可以辦結。企業開辦時間壓縮,營商環境得到優化,被作為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予以通報表揚。
2019 年,亳州市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迸發。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市級綜合服務大廳完成整合升級,695 個市本級公共服務事項實現1 日辦結,“最多上一次”事項占比超96%。在全省率先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一窗受理、全程代辦”,審批時限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
新興動能快速成長,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1家、總數達12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8%,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9件、增速居全省第1 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32.6%、居全省第4位,吸納技術成交額增長277%、居全省第1位。
扎實開展“亳州老鄉,請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學子創業活動,返鄉創業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178個、總投資49.6億元。園區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6個省級開發區經營收入增長18%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5%,亳州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通過專家論證,渦陽經濟開發區、蒙城經濟開發區進入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30強。
暖民生: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2019 年12 月的一天早上8 點,在利辛縣城北鎮大管敬老院里,醫生武衛東開始對全院老人進行例行查房。今年7月份,在亳州市鄉鎮敬老院“醫養結合”改革中,城北鎮衛生院接管了敬老院,全科醫生武衛東的工作地點也從鎮衛生院轉換到敬老院,為老人們送去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亳州市不斷探索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養服務的“醫養結合”新模式,今年將鄉鎮敬老院移交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132所農村敬老院委托鄉鎮衛生院代管,1723 名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鄉鎮敬老院成為醫護養一體的公益性養老機構,讓失能五保老人頤養天年。“安徽省亳州市農村敬老院集成改革”入選“2019中國改革年度案例”。
2019年亳州市切實保障改善民生,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33項民生工程落實資金1955億元。改造農村危房3832戶。城鎮新增就業6 萬人,農村轉移勞動力10.5 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094人。推進農民工工資實名制登記和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平臺應用,欠薪人數和欠薪金額較上年分別下降21%和2.6%。
秋季開學前建成投用公辦中小學及幼兒園92 所、增加學位58695個,緩解了“上學難”“上學貴”“接送難”等問題。縣域內就診率88.1%,公立醫院藥占比26.9%,渦陽縣、蒙城縣獲批全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醫保按病種付費執行率60.1%,亳州市與長三角40個市實現異地就醫住院醫保費用直接結算。“中國好人”“安徽好人”上榜人數穩居全省第一位。
以實干篤定前行,用汗水澆灌收獲。2020 年,亳州將聚焦全面小康,厚植跨越趕超新優勢;聚焦區域一體,壯大產業升級新動能;聚焦有效需求,釋放經濟發展新潛力;聚焦鄉村振興,譜寫“三農”發展新篇章;聚焦改革創新,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聚焦宜居宜業,推動城市能級新提升;聚焦民生福祉,構建和諧穩定新局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毛金濤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