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昨日上午,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會后,3 名省政協委員走上安徽大劇院內搭建的“直通兩會”通道,回答記者提問。這是我省兩會歷史上第一次通過通道采訪的形式,邀請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講述履職心聲,回應百姓關切,展示代表委員的風采情懷,展現安徽兩會的開放自信。
3名委員亮相“直通兩會”通道接受媒體采訪。
張勇委員:我為阜陽代言
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在去年12 月1 日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阜陽被明確列為長三角一體化四個區域重點城市之一。同一天,阜陽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在潁淮農村商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勇眼里,這些都為阜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支撐。
“融入長三角、高鐵全覆蓋,賦予了阜陽新的定位。阜陽在深化與長三角中心區的合作,加強區域重點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承接產業轉移,加強金融、教育、醫療、文化資源共建共享等方方面面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阜陽也將成為帶動皖北、支撐中原城市群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他說。
“去年12 月1 日,阜陽市首次開通高鐵,便利了居民出行,便利了商業和商貿發展,更優化了營商環境。”張勇認為,阜陽在面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促進中部崛起等戰略機遇時,可以充分發揮人力優勢、資源優勢、交通優勢和政策優勢。
“作為金融機構的一個從業者,首先建議阜陽市在加快融入長三角的過程中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核心。”在搶抓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崛起等戰略機遇方面,張勇希望阜陽市加大信貸投放,積極做好金融能力提升,圍繞著城市基礎建設、民生工程,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小微和三農,圍繞著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作用。此外,還要堅守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不動搖,整合金融資源、信貸資源,向三農、小微企業進行戰略傾斜。
張勇提出,希望政府部門關注科技創新,更加有力地推動阜陽科技金融的服務能力,把智慧金融、數字金融、線上金融用在生活中,讓千家萬戶包括偏遠農村的百姓真正享受到現代化金融服務帶來的優越性和便捷性,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余竹云委員:我為民企代言
民營企業也要尋求高質量發展
“作為民營企業的代表,我建議民營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要摒棄以前的粗放型企業管理理念,控制好自己的負債,練好自己的管理內功。”省政協委員、中環控股集團董事長余竹云提出,民營企業也要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
“民營企業要量力而行。前幾年,不少民營企業盲目擴張,帶來了危機。民營企業要真正沉下心來,練好內功,循序漸進發展自己的企業,這是首先。其次,尋求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學習。”余竹云表示,民營企業學習的通道應該是“走出去”和“引進來”這兩個維度。可以組織企業向蘇浙滬等地企業學習,吸取先進的企業制度、管理經驗,包括吸引融資,讓他們來參股。
“參股進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經營理念和創新制度。”余竹云說。“引進來”還包括可以承接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好的產業,利用安徽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土地優勢、人才優勢來進行有效承接,為做大自己的高質量產業奠定基礎。
“希望我省的民營企業要抓住融進長三角一體化的政策機遇,加強創新,更加大膽地向前走。也希望政府部門要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讓惠企政策快速落實到民營企業頭上來。”余竹云說。
武敏委員:我為宿州代言
堅持創新驅動,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來自皖北的省政協委員,宿州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宿州市委主委武敏同樣比較關注皖北振興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
武敏認為,宿州處于皖北振興和長三角一體化政策疊加的美好時代中,應當利用好政策疊加效應,堅持創新驅動,實現彎道超車。“對宿州來講,最積極的創新應該是利用優勢來創新。”武敏告訴記者,宿州從宏觀上看有兩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二是數字經濟優勢。
此外,武敏提出,希望宿州在區域發展過程中,既要保持高大上的企業穩步發展,也要注重小微企業的發展。
“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對財政的貢獻和對社會的貢獻都很大,我們已經出臺了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也將因地制宜,利用四縣一區的各自特色,支持發展小微企業。”武敏說。
趙琳 周方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徐琪琪 項磊 劉旸 葉曉 姚一鳴 韓誠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