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0日,記者從亳州市人社局了解到,截止到11月底,亳州市共受理欠薪投訴489起,立案查處欠薪案件70件,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交公安機關18起,追發2183名勞動者工資待遇2278.7萬元。
據悉,亳州市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方面,高度重視,強力推進。出臺了《亳州市建設領域農民工實名制登記及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平臺預警處置制度》,進一步明確平臺預警監控處置流程,力爭將欠薪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全市累計937個工程項目納入了平臺管理,農民工實名制登記20.84萬人,專戶累計入賬65.03億元,通過監管平臺發放工資45.74億元,其中2019年專戶入賬38.65億元,通過監管平臺發放工資61.55億元。
同時,該市還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處力度,對無故拖欠工資的企業和個人,一律從嚴處理,記入不良記錄,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推送至各信用信息平臺,對其市場準入、招投標和信貸等進行限制,使欠薪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今年以來,2家施工單位和1名自然人被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10家施工單位被記不良記錄,通報批評了3家施工單位和4家建設單位,向社會公布拖欠工資典型案件3批10起。
亳州市公安機關立案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2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9人,移送審查起訴28人。拖欠農民工工資投訴與去年相比有大幅下降,欠薪人數和欠薪金額分別下降21%、24.6%,沒有發生一起因政府投資工程拖欠工程款導致的欠薪問題,因欠薪引發的群體性信訪事件明顯減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毛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