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法院網消息, 微信相識,短短數月便將錢借給對方,以為是“江湖救急”,沒想到錢借出去卻是“人去樓空”。近日,桐城市人民法院對這起民間借貸案件進行判決,并替原告追回部分借款。
原告陳某是一名家政服務從業者,與被告蔣某通過微信聊天相識,兩人越聊越熱火,幾個月里,蔣某以資金短缺等各種理由向陳某借錢,并編造各種謊言謀取陳某的信任。陳某覺得蔣某可憐,同情他的遭遇,便通過銀行匯款兩次向蔣某轉賬共計5220元。借款后不到一個月,蔣某便“人間蒸發”,陳某意識到情況不對,向派出所報案,并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受理此案后,立即聯系蔣某。蔣某稱錢是陳某自愿給付的,并未要求償還。開庭時蔣某也未出庭。承辦法官認為,兩人通過微信聊天相識且相識時間很短,排除轉賬系贈與或其他經濟往來,對蔣某所謂“自愿給付”的說法不予采納,對兩人之間借貸關系予以確認,由此產生的債權債務應受法律保護,故判令蔣某在判決生效后立即歸還陳某借款5220元。
判決后,法官再一次聯系蔣某,向其告知判決內容以及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將會帶來的嚴重后果。在法官的釋法明理下,蔣某通過銀行轉賬向陳某歸還了2220元,并承諾在5月初就向剩下欠款全部歸還。 (葉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