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不抽煙、不打牌、不喝酒,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用篆體抄書。從2009年到2019年,濉溪縣雙堆集鎮鄒圩村退休教師胡志山的生活充實而幸福。十年里,他用壞100余只筆,每天書寫三四千字,用篆體抄寫包括四大名著、唐詩宋詞在內的各類書籍,總計超過800萬字。
胡志山為自己的手抄作品蓋上印章。范勝明/圖
今年73歲的胡志山從小學教師的崗位退休后,感到生活枯燥,一度不適應。由于平時喜歡古典文學,也喜歡篆體,由此萌生了用篆體抄書的念頭。從2009年開始,只要有時間,胡志山就在家抄寫,通常一天堅持約8小時,最多時一天達到12個小時,每天要寫三四千字。“他開始要抄書的時候,我覺得他堅持不了多久。”老伴直言,當時覺得不可思議,也不看好,不過漸漸地被胡志山的堅持打動,“他身體不是很好,沒想到他能一直堅持下去。”
胡志山說,用篆體抄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稍不注意就會寫錯,因此他一邊查資料,一邊對應著抄寫。起初有很多繁體字對應的篆體他不會寫,只好坐車到淮北多家書店逐個尋找翻閱。“篆書屬于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不能丟的,我們應該傳承并發揚光大。”
從2009年到2010年底,胡志山花了約2年時間用篆體抄寫完成了第一本手抄版《三國演義》。隨后他又開始抄寫《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從2014年開始,胡志山又開始抄寫唐詩宋詞、政府工作報告等。十年間,他用壞了100余只筆,寫過的紙張不計其數,累計書寫超800萬字。
記者了解到,胡志山的生活并不寬裕,但是在買筆和紙張上卻從不吝惜,“這些年,我前后光買紙和筆大概就花了一萬多元。”胡志山告訴記者,如今他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但還是希望能堅持下去,抄寫更多內容,“做這個事太累了,但不管怎樣,我還是會堅持下去。”
黃茜 張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呂歡歡 記者 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