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是對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的進一步完善。那么,我們也來聽聽滬蘇浙的代表委員圍繞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哪些建言,解析滬蘇浙皖的發展路徑。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婦聯副主席、上外法學院副教授黃綺:
早日實現區域醫保一卡通
黃綺今年關注的是長三角一體化中的養老問題,“滬蘇浙皖戶籍人口老齡化均高于全國平均比例,其中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為33.2%;江蘇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省份,為 22.5%。”黃綺認為,長三角三省一市交通方便,文脈相連,大家完全可以通過深化合作,推動養老一體化的發展。
黃綺表示,隨著異地養老、旅居養老群體的增多,長三角區域內養老缺少服務對接和政策對接的問題也更為顯現。“比如醫保的異地結算問題。”黃綺表示,養老要醫養結合,“目前長三角地區醫保異地還不能結算,醫保的藥品目錄也不相同,有些藥在上海進目錄,但在江浙一帶不進目錄。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成為異地養老的最大瓶頸。”
針對上述問題,黃綺建議,長三角地區應當建設一個開放、交融的養老服務市場,打破區域市場壁壘,促進社會資本、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動。同時,需要推動信用體系互認,服務和數據共建共享,早日實現醫保一卡通,養老補貼互相認可和流通。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張兆安:
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
“長三角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整個中國經濟發展來說確實是重要戰略。”張兆安認為,首先是由長三角的地位決定的。他列出一組數據: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占全中國土地面積的 3.6%,常住人口占全中國總人口的 16%左右,經濟總量占全中國的1/4。其次,由長三角的區位決定的。“中國有兩條最重要的經濟帶:沿海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長三角正好處在這兩條重要經濟帶的交匯之處。”張兆安說,長三角的發展對這兩個經濟帶而言重要性非常明顯。
“在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中,百姓能享受到的好處很多。”張兆安坦言,長三角高速一體化發展最后落腳點,還是長三角人民群眾更多的獲得感。他表示,經過多年發展,長三角一體化取得了很多成績。“比如去年年初成立了長三角合作辦公室,這是以前從來沒做的。合作辦公室盡管在上海,但是江蘇、浙江、安徽的干部在這里聯合辦公。”
“上海是國際性大碼頭,你會發現有很多江蘇、浙江、安徽的人,坐高鐵或自駕到上海看話劇、看舞劇。當然,上海更多的文化資源,會慢慢擴散到整個長三角的大中小城市。”張兆安表示,未來長三角區域的老百姓也會在一體化中體會更多的獲得感。
澎湃記者 高宇婷 忻勤 欒曉娜
現代快報 特派記者 項鳳華 徐岑 趙杰
浙江新藍網 中國藍新聞記者 湯嘉旸 王鑫 吳文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鐘虹 劉旸 魏鑫鑫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