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推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
原文:完善縣域醫共體模式,探索建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推進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推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創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示范點,探索醫防融合新模式。
解讀:為解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真實性和規范性問題,提高服務效率,去年我省在全國創新實施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兩卡制”。該模式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首肯并向全國推介,我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在全國排名晉升到第4 名。2019 年,我省將推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兩卡制”管理模式。
今年,我省將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抓手,改革完善公立醫院編制和人事薪酬制度,起草《安徽省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在醫聯體建設方面,我省將以建設緊密型醫聯體為抓手,真正形成服務同質、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管理共贏的共同體。
家庭醫生是居民健康的“ 守門人”。今年,我省將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示范點創建,力爭在2020 年實現“三個全覆蓋”(65 歲以上老人、慢病患者、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履約全覆蓋)。
“智醫助理”應用再增50個縣
原文:加快推廣“智醫助理”,今年項目應用再增加50 個縣(市、區)。探索建立基層智慧醫療標準規范,為全面推開打好基礎。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區域中心。
解讀:目前,我省正在全面推進智慧醫療,去年出臺了全國第一個智慧醫院建設標準——《安徽省智慧醫院建設規范》。下一步將加強全省智慧醫療建設,探索建立基層智慧醫療標準規范。
在健康信息化建設方面,今年我省將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和聯通共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逐步實現省內居民看病就醫“ 一卡通用”。啟動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區域中心。
去年,我省在合肥市廬陽區、天長市、鳳陽縣、阜南縣和金寨縣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智醫助理民生工程試點,大大提高了基層醫院的診療能力。根據部署,我省將加快推廣“智醫助理”的步伐,今年項目應用再增加50個縣(市、區),力爭2020 年實現鄉鎮衛生院遠程診療服務和“智醫助理”項目應用全覆蓋。
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待遇
原文:完善醫藥集中采購機制,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
解讀:藥品采購被詬病多年,近年來短缺問題也不斷出現。為此,我省不斷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機制,落實藥品分類采購,實施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實行低價藥動態調整,降低醫保支付參考價并聯動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啟動新一輪藥品帶量采購工作。此外,去年我省還改革完善了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擴大短缺藥品監測哨點,設立醫療機構、企業監測點352個,實現短缺藥品監測全省覆蓋。今年,我省將繼續統籌推進“三醫聯動”,進一步降低藥品、高值耗材價格,完善短缺藥、原料藥保供穩價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我省還將全面推開醫保管理新體制,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待遇,推進按病種付費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
服務
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原文:優化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解讀: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這是我省對政府優化服務提出的要求。今年我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擴大“證照分離”改革成果,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動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做優“皖事通”平臺,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通過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做實數據,消除營商環境痛點,深入開展營商環境評價,真正把安徽打造成為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省份之一。住房
新建安居住房21.45萬套
原文: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加快構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解讀:作為全省樓市風向標的合肥市,在2018 年10 月19日出臺《關于加強新建商品房現房銷售管理工作的通知》,對新建商品房現房銷售作出具體規定。該通知明確,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新建商品房現房銷售前,應當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備案手續。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優化、簡化備案手續,鼓勵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實行新建商品房現房銷售。在樓市調控的大環境下,這也是對市場產生一個信號作用。下一步合肥市房產局將分析市場情況,可能會逐步推進現房銷售的進程,推動打造合肥市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這給全省的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都提供了借鑒。
除了商品房市場要穩定,保障性住房也要大力發展,以保障弱勢人群的權益。今年我省將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1.45 萬套,基本建成10.19 萬套。同時做好已經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工作。
社保
推進工傷保險省級統籌
原文: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完善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解讀:養老和低保、孤殘救助關系著一個社會的基礎性保障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我省今年社會保障工作將從這兩個環節入手。今年將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加快養老護理體系建設,城市養老服務“三級中心”覆蓋率達60%。推進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健全城鄉低保制度,完善臨時救助辦法,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和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機構護理能力。
臨近年關,工資關系著工人能否過個好年。今年我省繼續加強欠薪源頭治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