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時間悄無聲息從指尖劃過,再過2天,2019的星空將永遠定格,2020的陽光將普照大地。新聞每天都在發生,而人是新聞永恒的主角。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很多新聞人物見諸報端。他們額頭有汗,眼中有淚,心中有愛,牽動著我們的神經,溫暖著我們的心房,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
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他們,聆聽他們的故事,傾聽他們的心聲。2020,讓我們一起向更好的明天邁進。
天安門前肩扛老父親看升旗的蒙城孝子于雷
孝心已成“名片”
今年10 月3 日,蒙城人于雷將父親架在肩頭,站在天安門前觀看升國旗,父親激動得一邊拍手一邊跟唱國歌,于雷則穩穩地扶住父親的雙腿。這段視頻看哭了無數網友,經本報報道感動了無數讀者,于雷也一度成為“網紅”。日前,記者再次聯系上于雷,他笑著說:“一件平常的小事,被這么多人惦記,真的過意不去?!?/p>
于雷架著父親看升旗。(視頻截圖)
孝心之舉獲評“蒙城好人”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國慶長假期間,于雷帶著父母等家人一起暢游北京。去天安門看一次升旗儀式,是老父親多年來的心愿。10 月3 日清晨,觀看升旗的人特別多,于雷一家排在國旗臺四五十米開外。
看到儀仗隊走出來,父親被淹沒在人潮中,踮起腳尖也無法看清升旗。情急之下,于雷讓父親坐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他要像兒時父親架著他一樣,架起父親觀看升旗。這一幕被游客拍下后發在網上,感動了無數網友。
“常見將兒子架在肩頭的,少見將老爸架在肩上的,足見孝心?!泵鎸W友點贊,于雷笑著說:“就是那句老話吧:‘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他們養我小,我養他們老,這是為人子女應該做的?!?/p>
因此,于雷獲得了“蒙城好人”的光榮稱號,還拿到了1000 元獎金。獎金到賬后,于雷領著父母和家人一起下館子撮了一頓,又加了一些錢,給父母各買了一雙鞋子?!皬臎]想過,還能獲得這份榮譽。錢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心情好,爸媽開心。”于雷說。
于雷和父母的近期合影。
孝心成為他無形的“名片”
本報詳細報道了于雷的孝心之舉后,很多讀者也知道這個天安門前肩扛老父親看升旗的孝子,原來是咱們安徽老鄉。
于雷在合肥做辦公用品類生意,經常外出談生意的他如今多了一張無形的“名片”。上個月,于雷與合肥中關村協同創新智匯園一家企業談一筆訂單,此前一直電話聯系,后來上門去為客戶實地測量時被項目經理認了出來,很順利地拿下了訂單?!俺鋈フ勆鈺r,經常被人家認出來,說百善孝為先,對我的信任度都大大增加了?!庇诶妆硎?,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不僅是于雷,老父親也在小區乃至蒙城老家出了名,都知道他有一個孝順的好兒子?!袄嫌诨貋砹?,歡迎歡迎?!边@個月,父母回蒙城老家辦事,在大街上就聽有人這么喊?!鞍盐野侄己暗貌缓靡馑剂?。”于雷笑著說。
蒙城還有兩家教育培訓機構向于雷發出了邀請函,請他去做一個孝心故事分享會。不過,于雷婉言謝絕了。“一方面是因為本身性格靦腆,嘴笨怕說不好;另一方面是覺得,真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沒什么值得說的。”
于雷認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孩子做榜樣,讓孩子明白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在京經營牛肉湯店的和縣夫婦——
生意越來越紅火,店里添了倆伙計
來自安徽和縣的陶平和妻子朱宗翠,在北京前門石頭胡同經營著一間淮南牛肉湯店,回憶起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自己店里的那一幕,夫妻倆依然很激動。此事經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報道后,引起了廣泛關注。3月1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還探訪了陶平夫婦在北京開的淮南牛肉湯店(詳見本報2月3日、3月2日相關報道)。
12 月27 日下午,陶平(右二)、朱宗翠(右一)和兩名店員在牛肉湯店前合影。(受訪者供圖)
12月25日晚,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電話聯系了陶平,在匆匆和記者打了個招呼后,他讓妻子朱宗翠接聽了記者的電話。在得知記者希望了解他們的近況后,朱宗翠表示現在正忙,晚上10點后會閑一些。從電話中記者得知,雖然眼下當地氣溫很低,但陶平夫婦的淮南牛肉湯店的生意卻非常紅火。
25日晚10:09,陶平和妻子朱宗翠接受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的采訪。他們告訴記者,雖然牛肉湯店做的大多是熟客生意,但因為習近平總書記2月1日到店內和大家拉家常后,牛肉湯店的生意就更紅火了,不少人是慕名前來喝牛肉湯的。面對越來越多的顧客,夫婦倆忙不過來了,陶平便讓侄子和另一個親戚過來幫忙,“去年店里就我倆忙,今年店內是4個人忙,現在一般是早上5點多起床,晚上到11點才休息。”朱宗翠說,他們就租住在附近,走路幾分鐘就到了,“店里閑的時候,大家可以輪流休息,比如我上午10點到11點休息,其他人再輪流歇會。”
12 月27 日下午,陶平和妻子朱宗翠在牛肉湯店內制作美食。(受訪者供圖)
雖然人手多了大家能輪流歇一會兒,但因為要負責店內各種原料的采購,陶平的休息時間有限,“經常騎車去市場買東西,騎三輪車來回要一個小時,所以需要買菜進貨時就歇不了了。”陶平說。
采訪中記者得知,雖然店里人手多了,但為了做好小吃店的本職工作、服務好周邊群眾和來附近游玩的游客,大家基本上都沒空閑時間去放松,尤其是1999年就來北京打拼的陶平夫婦,20多年來也沒時間去游覽一下北京的風景名勝,“我們要堅持經營、誠信經營,這樣才能留住更多熟客?!?/p>
對于2020年的展望以及何時回家過年,陶平夫婦表示希望新的一年生活越來越好,將和往年一樣在農歷臘月廿八左右回老家過年?!?/p>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佳
中科院新增院士、中國科大教授楊金龍——
談未來不忘初心,探未知無微不至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楊金龍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當選院士,是國家對我所做科研工作的認可,這也是我科研道路上的一個新的開始。”楊金龍表示,對于他來說,更有意思的研究可能還在后頭,今后將堅守探索未知世界的“初心”,進一步在量子化學領域探索。
將更多成果送上“書架”
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從國家和社會發展來看,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泉?!睏罱瘕堈f,對于從事量子化學理論研究的他來說,將更多成果送上“書架”是他的夢想。
從1985年讀研算起,楊金龍在中國科大學習和工作已有34年。從凝聚態物理研究到量子化學研究,34年間楊金龍始終與微觀世界打交道?!霸谖⒂^尺度上,物理與化學是分不開的,化學物理就是用物理的手段來研究化學的問題,研究的都是分子、原子最基本的規律?!睏罱瘕埜嬖V記者,他所在的化學物理系由“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郭永懷創建,是中國科大建校時就有的系,該系老師一半是物理背景、一半是化學背景,學科交叉更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中國科大單分子科學團隊是國際上著名的單分子團隊之一。楊金龍與侯建國院士正是這一團隊的領頭人,其中楊金龍負責理論方面的深度掘進,侯建國負責實驗部分的精耕細作。近年來,楊金龍在新型功能材料的理論設計與模擬、表面單分子量子行為的表征與調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如成功實現單分子自旋態的控制等,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目前,他已發表SCI論文470余篇,其中3篇發表在《科學》上、4篇發表在《自然》上,相關成果3次入選“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榜單。
“單分子科學團隊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探索自然、發現規律,然后提出一些新概念、新機制、新判據,以解決實際問題?!睏罱瘕堈f,在新概念方面,他提出雙極磁性半導體的概念,突破用磁場調控自旋的傳統固有模式,為發展新型自旋電子學器件提供了新思路;在新機制方面,他提出具有內稟電偶極矩的二維納米催化劑,突破傳統理論對催化劑能隙的限制,用紅外光也可直接分解水制氫;在新判據方面,他提出一種新判據來認定電子陰離子化合物,為建立普適的電子陰離子化合物理論奠定了基礎。
“中國科大的環境特別適合科研,這里可以安放一張安靜的書桌,自由探索的氛圍比較濃?!睏罱瘕堈f,在這里,科研人員可以靜下心來做原始創新,也有機會與國際最前沿的科學家交流。
促更多成果擺上“貨架”
讓成果上“書架”或上“貨架”,是眾多科學家的使命。上“書架”就是“錢變紙”,做好原始創新;上“貨架”就是“紙變錢”,把成果用起來,變成產品。對于楊金龍而言,上“書架”與上“貨架”并不矛盾,兩者缺一不可。
1月31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報道了一項重大成果:中國科大路軍嶺、韋世強、楊金龍等人研發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以解除氫燃料電池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危機,有望加速氫能源汽車的民用推廣。
零排放、零污染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代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但當前氫燃料電池所使用的氫氣,通常含有0.5%至2%的一氧化碳。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心臟”,燃料電池鉑電極容易被一氧化碳雜質氣體“毒害”,導致電池性能下降和壽命縮短,嚴重阻礙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拔覀兓藥啄旯Ψ?,重新設計了一種新型催化劑,可以有選擇性地高效去除氫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為氫燃料電池在頻繁冷啟動和連續運行期間提供全時保護?!睏罱瘕埥榻B說,目前他們正在推動這一成果產業化。
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制氫來為人類提供清潔能源,被視為化學“圣杯”。楊金龍提出紅外光分解水制氫新思路,則大大擴展了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中可利用的太陽光頻譜范圍,有望對未來新能源技術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我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力求讓成果上‘書架’。但另外一塊,用發展的方法來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相關技術難題,也是我們努力的重要方向。”楊金龍說,在讓適合做基礎研究的人做基礎研究的同時,更多的人則要做好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在工作中,他不僅給本科新生上《科學與社會》課,還參與該校的中學生“英才計劃”,給中學生講科普,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鞍芽茖W家的成果變成科普知識并傳播給老百姓,是科學家的義務。”楊金龍說。
不忘探索未知的“初心”
在楊金龍看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他最大的興趣?!疤剿魅澜缍紱]人知道的事情很有挑戰性,但把它搞清楚了會很有成就感、滿足感,這就是科研的原動力?!睏罱瘕堈f,做科研要沉住氣、靜下心,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當今世界科學研究快速發展,學術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現象并不鮮見。“科研工作者不能隨波逐流,科研底線必須守住。”楊金龍說,做科研不是靠吹的,也不可能一帆風順,要實現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平衡,“做科研要不??朔щy、解決問題,有些問題一時搞不清楚可以放一放,等段時間換個思路也許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作為中國科大副校長,行政工作占據了楊金龍不少時間,但他樂在其中。“大學老師的工作,應該由教學、科研、服務三部分組成,這三者相輔相成?!睏罱瘕堈f,每個人都應該做些服務,這不僅對個人成長很有幫助,也為科研團隊的組織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近年來,楊金龍先后培養了40多名博士生。在學生心中,他始終是個溫和的人?!拔业睦砟钍墙o學生更多的自由,多跟他們交流、讓他們多提問題,以此來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靈感?!睏罱瘕堈f,做基礎研究要打好扎實的基礎、培養良好的科研范式,要有批判性思維和敏銳的眼光,要真正抓住問題、解決問題,不能人云亦云。
閑暇之余,楊金龍有一個特別的愛好——拍攝花朵。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隔段時間就能看到他的“新作”。通過拍攝花朵,他已經認識了400多種花?!翱茖W就像花一樣,是一種很美的東西。如果這種美的東西我不知道,我一定會想辦法認識它、了解它?!睏罱瘕堈f。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在合肥梨花巷經營豆腐腦攤的蔣同扣——
很多人慕名而來,就為嘗一碗“愛心”
這個冬日,合肥梨花巷蔣同扣的豆腐腦攤,溫暖了無數人。她每天早上6點出攤,80歲以上老人、10歲以下兒童、攜帶獻血證者均免費吃(本報11月15日報道)。自從本報報道后,蔣同扣說,有一段時間很多合肥市民慕名前來吃豆腐腦,“有的人還多給錢,3元一碗,他給我5元。我找錢。他硬不收。”天氣冷了,有親朋好友建議她歇一歇,不要那么辛苦,但是蔣同扣堅持出攤。她說,只要還能干得動,會繼續把豆腐腦攤做下去,做好事,心里高興。
蔣同扣正在給顧客盛豆腐腦。
很多人慕名來吃豆腐腦
往常蔣同扣的豆腐腦攤主要服務合肥梨花巷周邊居民,但是這段時間,很多合肥市民開車、坐公交車,甚至打車,專門到她的豆腐腦攤嘗一碗充滿愛的豆腐腦。
“有雙崗、南七、銅陵路等等好多地方來的,每天至少要增加10碗?!笔Y同扣說,有的市民帶著《新安晚報》過來,說看到她的故事后很感動,“有一個阿姨過來吃,她吃了一碗再打包一碗給家里人,我收她一碗錢。有一個40歲左右的人,3元一碗,他給我5元。我找錢,他硬不收,他說‘你做好事有愛心,我們也要對你有愛心’?!?/p>
蔣同扣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她沒覺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看到這么多市民對她的關心和鼓勵非常感動,“后來我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拿那天報紙來吃豆腐腦的,都不收錢,這也是我對大家的感謝。”
堅持把豆腐腦攤做下去
轉眼到了寒冬臘月,天氣越來越冷。每天早晨,蔣同扣一個人推著豆腐腦攤來到梨花巷街頭。每天上午9點半,她還會把豆腐腦送到附近獻血車上。每周一到周四,她把豆腐腦送到醫院對面的獻血屋里。
有親朋好友勸她說,“你都60多歲的人了,賣豆腐腦也賺不了什么錢,歇一歇,不要那么辛苦。”但是蔣同扣沒同意,“如果不是特別的原因,我還是要堅持出攤,很多老人習慣了到我這吃一碗豆腐腦?!?/p>
不過眼下年關將近,蔣同扣準備在年前歇幾天去看望家里長輩?!斑^年期間,生意也不是太好,會歇幾天。肥東老家舅舅、舅媽、姨娘都八九十歲了,我也要去看看他們,這也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笔Y同扣說,平時她都是在合肥梨花巷附近租房子,到時候也要回自家房子打掃,準備迎接新年。
至于明年的打算,蔣同扣說,就是把豆腐腦做好,“能做一點好事,我很高興。只要我干得動,就會把這豆腐腦攤一直干下去?!?/p>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鐘虹
淮北超早產雙胞胎兄弟——
倆人長了好幾斤,哥哥剛動過手術
出生時僅25周、加起來體重不到4斤……今年11月4日,淮北一對病重的超早產雙胞胎兄弟在愛心護送下乘坐醫療專機,跨越700多公里,抵達北京八一兒童醫院接受治療。如今,這對出生3個月大的雙胞胎兄弟怎么樣了?歲末,記者再次回訪兩兄弟的媽媽劉從艷。
“大寶的體重有6斤了,小寶也有6斤6兩了?!?2月26日,劉從艷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兩兄弟雖仍在治療觀察中,但身體狀況日漸好轉,已比較穩定。
“小寶情況稍好一些,可以自己呼吸了,在鍛煉自己吃奶?!眲钠G說,現在胃管喂奶加上自主吃奶,小寶的奶量已經有60多毫升。而大寶由于喂養不耐受,奶量不太多,“查出是壞死性小腸結腸炎,12月25日剛動了手術,現在還在禁食,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和觀察?!眲钠G說,由于兩兄弟還患有早產兒視網膜病,目前也在治療當中。她告訴記者,入院以來,已經交了30多萬元的治療費用。
“醫生說小寶年前有希望恢復出院,大寶現在還在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恢復慢一點?!庇浾弋斕煜挛绮稍L劉從艷時,她已經回到老家淮北,正在為小寶準備新的衣物,“有我們自己準備的,還有別人送給兩兄弟的。”她告訴記者,這次回家她趕忙把新衣服洗洗曬曬,等著給小寶出院換上。
而此前的這些天,劉從艷只回過一次淮北老家?!叭齻€小時客車,三個小時候車,七個小時火車?;丶铱纯创蟮模ù笈畠海?,再回北京看看兩個小的?!眲钠G的朋友圈里曬出了她12月中旬從徐州往返北京的車票。“從我們鎮上到徐州只有下午4點多的客車,坐了客車到徐州,再從徐州坐火車去北京,晚上十點多坐到第二天早上,正好去醫院。”說起往返家和醫院的路,雖說有些輾轉,但劉從艷不覺得辛苦,“心里想著孩子們在盼著我,就不累?!?/p>
年末,兩兄弟的爸爸孫快快也將結束在北京工地上的活,夫妻倆開始考慮過年的事?!靶氁悄昵绊樌鲈旱脑挘覀兇蛩阍卺t院附近租個房子,方便去醫院照看大寶,也可以把2歲的大女兒接過來,一家人一起過個年。”盼著團聚的孫快快夫妻倆說,現在的心愿就是希望兩個小伙早點恢復順利出院,和家人們相見團聚。
“感謝好心人的鼓勵和支持。”劉從艷在采訪中也向愛心人士們表示了感謝。
記者查詢了解到,截至12月26日下午3時,在水滴公益的籌款平臺上,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的名為“早產雙胞胎命懸一線盼救助”項目,目標金額為50萬元,有7千多捐款次數,籌集15萬余元;在微公益的籌款平臺上,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的名為“25周同卵早產雙胞胎命懸一線急盼轉院救助”項目,目標金額為70萬元,有1萬6千多人次捐款,已籌款29萬余元。如果您愿意為這對雙胞胎兄弟早日回家團圓獻份愛心,可通過以上籌款平臺進行捐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甘潔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