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截止目前,全市89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貧困人口由2014年建檔立卡時的10.59萬人降至1628人,貧困發(fā)生率由8%降至0.12%左右……記者從池州市新聞辦、市扶貧開發(fā)局聯合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2019年,池州市各級各相關部門精準施策,以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等反饋問題整改為主線,以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為中心,全力打好四季攻勢。當前,石臺縣摘帽退出工作正在開展自查和市級初審。
全市8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據介紹,2014年池州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59萬人、貧困村89個,石臺縣為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該市51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618個村(社區(qū))有扶貧開發(fā)任務。截至2018年底,全市實現8.9萬貧困人口穩(wěn)定脫貧、8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截止目前,已有6411戶14202人完成退出程序和系統(tǒng)標注,待省第三方評估確認后,全市未脫貧人口剩余698戶1628人。
今年以來,池州市把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問題擺在中心位置,至目前,全市排查貧困戶38214戶,實現全覆蓋,發(fā)現疑似問題1208個已全面整改到位;排查非貧困戶384967戶,發(fā)現“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疑似問題 1090個。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池州市還大力實施“四帶一自”產業(yè)扶貧、“三有一網”點位扶貧和“四送四通”直通車扶貧模式。建成貧困村“一村一品”21個、特色產業(yè)扶貧園區(qū)91個,支持龍頭企業(yè)、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家庭農場)等900余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9008戶貧困戶發(fā)展產業(yè)、務工就業(yè),自種自養(yǎng)貧困戶達標9556戶。完成294座光伏扶貧電站數據接入工作。優(yōu)化農村電商基層服務網點布局,大力發(fā)展農村電子商務,帶動參與貧困戶人均增收約2000元。
該市還創(chuàng)新式建立了市委書記提醒交辦機制,市委書記每月調度縣區(qū)委書記,并以提醒交辦單形式將重難點問題交辦各縣區(qū)委主要負責同志。加大脫貧攻堅資金投入,堅持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增長機制,今年該市投入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8240萬元,較2018年增長6890萬元,增幅達32.3%,其中市本級財政扶貧資金2740萬元,較2018年增長12%。
明年4月石臺縣有望正式摘帽
當前,池州市正集中全市最優(yōu)資源推動石臺縣高質量摘帽。關于該縣摘帽退出的程序、各項指標完成情況等公眾關心的問題,池州市扶貧開發(fā)局主要負責人介紹,石臺縣的摘帽要經過縣級申請、市級初審、省級核查、審核公示以及審批公告等五個程序。石臺縣已于11月30日前向池州市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提出退出申請報告。
池州市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完成市級初審后將于12月15日前向省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提交書面報告。省扶貧辦將于12月25日前完成資料審查和貧困發(fā)生率核查,省退出工作組將于2020年1月15日完成部門檢查,2月中旬組織第三方專項評估,3月中旬報省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審定后在省級主要媒體上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省政府于2020年4月底前公告退出。
目前石臺縣指標完成情況如何?池州市扶貧開發(fā)局負責人介紹,主要退出指標可概括為“一低一高一全部一接近”,即綜合貧困發(fā)生率低于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貧困村全部出列,基層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從池州市扶貧開發(fā)局組織的初審情況看,石臺縣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累計7831戶24011人脫貧,剩余貧困人口173戶426人,貧困發(fā)生率為0.49%;2019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層基本公務服務領域六類9項指標和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huán)境均達到退出標準。
查處扶貧領域相關問題92起
在今年的扶貧實際工作中,池州市還扎實推進中央專項巡視等各類反饋問題整改。截至目前,中央專項巡視整改方案涉及的58個基本問題、6個個性問題和省委巡視指出的“脫貧攻堅有失精準”問題已完成整改;中央專項巡視交辦的39件涉貧信訪辦理完結并開展了“回頭看”;國家考核我市自查發(fā)現的25個具體問題、省考核反饋的7個方面問題均完成整改。
在全面推進整改過程中,該市堅持緊盯重點問題全面推進整改,同時強化監(jiān)督問責,堅持常通報常警示。截至目前,池州市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92起,處理146人,其中問責95人和2個單位,市紀委監(jiān)委對9起扶貧領域典型問題進行通報曝光,被 問責的95人中,非村級干部人數占問責總數的61.05%。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春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