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抗大旱保民生 全椒打響“三大戰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9 年,全椒縣遭遇40 年一遇大旱! 汛期前后6 個月總降雨量才372 毫米,比往年同期減少一半以上;作為全縣和毗鄰滁州市水源地的黃栗樹水庫幾乎見底;縣內104座水庫及塘壩蓄水量嚴重不足;全縣水稻、玉米、毛豆等農作物受災嚴重,甚至個別地區少數村民只能靠鎮里送水維持生活。面對持續發展的嚴重旱情,全椒縣縣委、縣政府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克服麻痹僥幸的思想和畏難厭戰的情緒,在全縣打響了轟轟烈烈、前所未有的抗旱減災“三大戰役”——南水北調、引江入滁、送水入戶,提外水為內水、向干旱要豐收,確保打贏抗旱減災這場硬仗,保障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水利部門開挖應急取水口,將長江水送往水廠。

抗旱一線,有人累倒在崗位

11 月12 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位于該縣盛大裝飾城附近的趙店河段,全椒縣水利局局長袁長青告訴記者,目前該縣水利部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開足馬力,動用一切可調配的資源用于抗旱。

記者看到,現場機器轟鳴,2 臺大型挖掘機正在河道內緊張作業,對趙店河進行清淤疏浚。開挖機的陳師傅說,接活以來,他已經連續7 天連中午都沒有休息了,“這些天一直在起早貪黑、加班加點清淤河道,中午吃飯就買份盒飯對付一下,縣水利部門要求很嚴,工期還緊,一天要干10 多個小時。”

“我們的職工從7 月下旬抗旱以來,到現在馬上有四個月了,幾乎沒有休息過,除非是實在累得不行了,才休息半天到一天。”說這話是該縣沿河泵站下九連電站的負責人陸忠友。

自7 月份開展抗旱工作以來,該縣6 大國有水庫和7 座沿河泵站開足馬力投入抗旱,特別是沿河泵站以及部分國有水庫小泵站,克服人手少、機電設備陳舊老化、抗旱條件惡劣等現實困難,24 小時不間斷開機抗旱。

“我們的蘇姚一級站,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機電設備陳舊老化嚴重,今年,我們是邊修機邊提水,一刻不敢停。”陸忠友說,他們還幫助鄉鎮維修機組、架設臨時機臺、清淤渠道。“我們的好職工章勇勝同志,就是倒在了抗旱一線上。”今年7月下旬,該縣一座國有水庫——三灣水庫的一名普通職工章勇勝同志,為了給灌區群眾及時送水抗旱,帶病堅守崗位,直至突發腦溢血倒在崗位上,時年49周歲。

內提外引,大旱也要保豐收

旱情早在今年7 月下旬已初現端倪,全椒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時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做好當前抗旱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保蓄內水、提引外水”的抗旱思路,并及時啟動了“提放水同價”政策。

全椒縣水利局架設臨時泵站,為自來水廠儲備源水。

為了有效緩解農作物旱情,保障農業豐收,該縣一方面要求各鎮和各國有水管單位立足實際蓄水情況,合理高效調配水源,全力以赴保障農業生產用水和人畜安全飲水需求;另一方面按照“南水全力北上,北水節制南下”的用水思路,堅決控制內水不過境內的浦合路。

該縣水利部門根據灌區地理形勢,隨機應變架設臨時翻水站6 座,對灌區150 公里長的滑坡低矮渠道進行廓清、疏浚,開展“南水北調”,全力擴大提水灌溉面積,鼓勵群眾從滁河提水抗旱,降低內水消耗。截至10 月中旬,累計提引滁河水6148 萬方,澆灌農田50 萬畝,確保了大旱之年的農業豐收。

隨著旱情進一步加劇,被該縣老百姓稱為“全椒人民大水缸”的黃栗樹水庫水位持續下降,致使滁州市及全椒縣近70 萬城鎮居民和農村人口用水緊張。

“如果群眾連口水都喝不上,那我們還談什么‘初心和使命’?”11 月11 日,全椒縣委書記朱大綱在全縣“脫貧攻堅冬季攻勢推進會暨抗大旱促大干保大局工作動員會”上語重心長地對全椒干部們說。

水利部門抗旱服務隊增架臨時機臺,提高泵站提水能力。

沒有硝煙,卻凝聚太多汗水

農業灌溉抗旱工作剛剛告一段落,10 月18 日,滁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關于“引江入滁”調水實施意見》,這一工程絕大多數都位于全椒縣境內。

“‘引江入滁’就是把長江水先引進滁河,再通過四級泵站一級一級往上送,經過我縣趙店水庫把水送進新龍河,在新龍河開挖應急取水口,最終把水送到我們全椒縣二水廠和滁州市三水廠,解決滁、全兩地飲用水。”袁長青一邊介紹,一邊在紙上畫著草圖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店河全長13 公里,上游連通襄河,下游接通趙店水庫,也是此次“引江入滁”的必經線路,清淤結束后,趙店水庫的水將通過趙店河源源不斷流進襄河,進入新龍河,為全椒縣二水廠和滁州市三水廠補充源水。

袁長青說,“引江入滁”工程建設主要包括新建一條1.2公里長的輸水管道,技術改造升級下九連蘇姚一級站和下封臨時翻水站,加固疏浚蘇姚一級站至趙店河輸水渠道累計長達25.5公里,計劃投入資金約1400萬元,屆時滁、全兩地近70萬居民將飲用上源源不絕的長江水。

如果說“南水北調”是該縣抗大旱打響的第一場戰役,那么“引江入滁”則是該縣打響的第二場攻堅戰。兩場戰役,雖然沒有硝煙,不見烽火,卻都凝聚著太多人的智慧和汗水,甚至生命。

保障飲水,是當前最大民生

“當前,群眾喝水就是最大的民生,保障全縣群眾喝水安全,我們必須全力以赴!”11 月10 日,縣委書記朱大綱專程到缺水嚴重的馬廠鎮、西王鎮調研抗旱取水工作,恰好碰上西王鎮組織力量送水。

持續干旱造成了全椒縣部分偏遠山區的井水和山泉水干涸,給當地馬廠鎮、十字鎮等鎮的626 名山區村民飲水造成困難,該縣當即組織力量免費送水上門,并采取建臨時取水點、打井等措施加以解決。

讓農村群眾有水喝,喝上放心水,在大旱年“不掉隊”,“送水入戶”已成為全椒縣第三場“戰役”。給少數偏遠鎮、村嚴重缺水地區農戶送水,此舉得到了當地群眾的高度認可。“我們西王水廠從岱山湖取水,前一陣子岱山湖水位低取不到水,3 萬人面臨無水喝,是縣水利部門協調肥東縣水利部門,在岱山湖下游給我們打了一個80 多米長30 多米寬的土壩,解決了西王水廠取水問題。”西王水廠負責人劉國祥感動地說。

由于持續干旱,縣內幾大重要飲用水源地水位持續下降,致使縣內石沛水廠、富安水廠、西王水廠等3 座農村水廠面臨源水緊缺困難。為解決供水難題,該縣又投資300 余萬元,通過筑壩提水、牽移延伸取水口等方式解決了三座水廠取水問題。

目前,干旱仍在持續,滁州市抗旱應急響應等級已提升至Ⅲ級。全椒縣把城鄉居民人飲安全作為最大民生,圍繞“增好水”“放好水”“護好水”,宣傳引導節約用水,全力打贏抗旱這場硬仗。

送水上門,確保群眾正常生活用水。

雷紅 沈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素健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浦县| 田林县| 潮州市| 凤翔县| 莱阳市| 高密市| 台前县| 临湘市| 准格尔旗| 罗城| 惠安县| 达尔| 泰州市| 边坝县| 缙云县| 九寨沟县| 德江县| 江都市| 辽宁省| 衢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耒阳市| 余江县| 岫岩| 甘谷县| 揭阳市| 无锡市| 沾益县| 正阳县| 江源县| 台江县| 漳平市| 昌吉市| 孝昌县| 巴马| 南丰县| 周口市| 从江县| 马关县|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