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旱情備受關注。11 月5 日,記者從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我省全力打好抗旱攻堅戰,采取多種舉措解決飲水困難,多地啟動抗旱應急響應,確保飲水安全。目前全省未出現“無水喝”問題。
11月2日,廬江縣廬城鎮羅埠二站正在抗旱提水,日提水30萬方。周躍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金學永/攝
多市啟動應急響應
據悉,我省高度重視當前抗旱工作,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全力打好抗旱攻堅戰。安慶市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合肥、六安、滁州、黃山、銅陵、馬鞍山、淮南、蚌埠、宣城、蕪湖、池州等11 市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
據統計,截至11 月5 日,全省共有32.58 萬群眾正常生活供水因旱受到影響。我省堅持把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擺在當前抗旱工作首位。各級消防救援隊伍累計出動1167 人次、送水車364 輛次,送水3650 余噸。各地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在全面摸排水源、供水工程以及飲水困難人口的基礎上,采取城市管網延伸、水廠聯網并網、啟動備用水源、修老井、打新井、截潛流、應急提水等措施,累計解決飲水困難人口32.58 萬人。目前,全省16個市及所轄縣城公共供水廠運行形勢較為平穩,未出現“無水喝”問題。
重點水源統一調度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長江、淮河干流及沿江沿淮湖泊水源條件較好,各地積極搶抓機會,提引江河外水、強化蓄水保水、科學配置內水、合理抽取地下水,統籌江河、湖泊、水庫等重點水源統一調度管理,保障各類用水需求。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支持服務抗旱工作。記者了解到,省水利廳制訂明年3 月底無有效降雨情況下的大別山六大水庫及省管工程供水方案;省農業農村廳進一步加強當前農業抗旱調度,按專業編制下發《農業抗旱技術指導意見》。省直有關部門及時下派30 多個工作組、專家組赴基層一線,相關市縣也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服務抗旱需要。省財政廳及時撥付資金5000 萬元,支持地方抗旱救災。省防辦會同能源局、水利廳、電力公司下撥抗災用電指標6130 萬千瓦時,支持農業排灌和抗災用電。氣象部門10 月份以來共開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9 架次,地面人工增雨作業共217 點次。
各地加大投入,累計投入抗旱人數512 萬人次、機電井1.6 萬眼、泵站1.1 萬處、機動抗旱設施20.87 萬臺套、機動運水車輛0.28 萬輛、抗旱資金7.2 億元、抗旱用油1.1 萬噸、抗旱用電2.6億度。
抗旱形勢十分嚴峻
11 月份,淮河以南降水預計較常年偏少,其中沿江江南偏少2 成以上,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高,旱情仍將持續發展,抗旱形勢十分嚴峻。
據省應急管理廳相關人士介紹,下一步將加強旱情監測研判,廣泛開辟抗旱水源。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提、引、蓄、調功能,抓住有利天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因地制宜采取打井、洗井、截潛流、掏山泉等措施,開辟應急抗旱水源工程,“做好長期抗旱準備。立足可能發生的秋冬連旱最不利條件,分部門制定長期抗旱預案方案,深入分析干旱影響,進一步算清水賬,制定長期抗旱綜合性措施。加強分類指導,強化對口幫扶支持,適時提升抗旱應急響應級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余康生 記者鐘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