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微信公眾號消息,截止2019年10月29日,淮北市PM2.5和PM10平均濃度分別位于全省第一和第二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形勢十分嚴峻。近期,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淮北市開展督察時發現,淮北市揚塵污染問題突出,主管部門對揚塵治理工作重視不夠、日常監管不力、壓力傳遞不到位、長效機制不健全,揚塵問題多發頻發、反復反彈,已成為影響淮北市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本情況
淮北市建筑工地、市政道路、雨污分流等在建工程較多,據初步統計,全市在建項目150個(其中建筑工地116個、市政工程34個);混凝土(瀝青)攪拌站32個(其中混凝土攪拌站7個、瀝青攪拌站25個);磚瓦窯廠71家(其中相山區1家、杜集區4家、烈山區8家、濉溪縣58家);煤礦16個,選煤廠6個。施工工地、混凝土(瀝青)攪拌站、煤矸石及煤泥堆場、磚瓦窯廠對揚塵污染貢獻大,對淮北市大氣環境質量影響大。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揚塵問題多發復發。
根據《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預拌混凝土生產揚塵污染防治標準(試行)》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和預拌混凝土工地應做到“六個百分之百”,即施工工地周邊百分之百圍擋、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蓋、出入車輛百分之百沖洗、施工現場地面百分之百硬化、百分之百濕法土方作業、渣土車輛百分之百密閉運輸。此次督察發現,淮北市在建工程部分施工現場未嚴格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物料堆放、施工現場地面硬化、濕法土方作業方面問題突出,遠未達到“六個百分之百”治理要求。
2019年1月至9月,生態環境部門共排查點位4686個,發現存在問題3461個;其中工地揚塵點位1937個,存在問題1432個,占73.9%,物料堆放未覆蓋823個、施工現場地面未硬化293個、未濕法土方作業260個。今年來,省生態環境廳專家組、省大氣強化幫扶組均指出淮北市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問題。9月23日,督察組進駐后發現,淮北市部分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嚴重,管控不力,屢查屢犯。2019年,淮北市有關部門檢查位于相山區機廠路的某項目57次,發現問題53次,共處罰了4次,此次督察發現,該項目“六個百分之百”仍未落實。吾悅廣場(建筑工地)未落實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措施,督察組現場檢查時正在進行的作業、物料轉運及堆存均未落實揚塵防治措施;進出口主要運輸通道及施工現場大部分運輸道路未硬化,未安裝進出車輛沖洗設備,僅有的一臺霧炮未運行。濉溪縣鳳棲湖項目工地正在進行的土方作業和運輸無任何揚塵防治措施,運輸道路未硬化,施工現場未建立圍擋,未建設進出車輛沖洗設施,揚塵污染嚴重,車過塵揚,遮天蔽日,能見度極低。
另外,淮北市部分煤矸石及煤泥堆場問題突出,污染防治設施不到位,矸石及煤泥就近、分類、大宗等綜合利用亟待加強,淮北礦業集團臨渙選煤廠、青東礦煤矸石堆場、濉溪縣磚瓦窯廠均存在揚塵污染治理不力。
(二)混凝土(瀝青)攪拌站監管缺失缺位。
此次督察發現,淮北市部分瀝青攪拌站的主管部門監管責任未落實,管理出現真空。抽查7個瀝青攪拌站和13個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均存在場區積塵嚴重、進出車輛未沖洗、視頻在線監控設備運行不正常等問題。
(三)日常巡查整治不嚴不實
建筑施工巡查存在突擊應付現象,相山區建筑施工現場檢查記錄日期均在2019年9月19日之后,烈山區僅集中在9月28、29日兩天,濉溪縣未填寫檢查單位和日期。混凝土(瀝青)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要求不落實,2017年,淮北市開展預攪拌混凝土企業環境綜合整治驗收工作,要求未通過達標驗收的企業停產整改,督察發現,8個未通過達標驗收的攪拌站仍在生產。金龍混凝土有限公司存在虛假驗收問題。
原因分析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有關部門未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意識不強,對揚塵污染治理重視不夠,時緊時松,冷熱不均,揚塵問題易發多發。
(二)監管責任不落實。淮北市建筑工地、混凝土(瀝青)攪拌站、磚瓦窯廠、煤矸石及煤泥堆場揚塵污染管理粗放。瀝青攪拌站監管主體不明確,混凝土(瀝青)攪拌站底數不清,督察組發現5個問題突出的混凝土(瀝青)攪拌站主管部門均未掌握。
(三)長效機制不健全。揚塵污染治理工作推進不力,執法力度不夠,存在一罰了之現象,沒有形成長效機制和良性循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