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魔芋大王”何家慶倒在栝樓扶貧路上 臨終前還在擔憂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曾考察大別山植物資源,為中央實施山區星火計劃提供依據;曾赴我國西南地區扶貧,奔波3萬多公里推廣魔芋栽培技術,被譽為“魔芋大王”……幾十年來,何家慶一直奔走在路上,在科考調研的路上,在傳播知識和技術的路上,在扶貧的路上……

直到今年7月,何家慶去安慶潛山調研栝樓產業途中暈倒,才不得不停下前行的步伐。10月19日,他因病不幸離世,卻又捐出眼角膜為兩名少年帶來了光明。雖然何家慶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但他的先進事跡還在流傳,他的精神也在影響著無數人。

他看上去一點不像教授

胡海結是潛山市的一名栝樓種植大戶,擁有一個面積約為130畝的栝樓種植基地,目前基地正迎來栝樓收獲季節,碩大的栝樓掛滿藤蔓。

在基地里有一株栝樓因為結的果實比其他株更大,受到了胡海結的格外關注。原來今年7月,何家慶教授到潛山調研時,在胡海結的種植基地發現了這株栝樓,雖然當時它還沒掛果,但僅看長勢就覺得它很特別,建議胡海結平時多觀察、維護,可將其籽留作種子。

“他說的話果然沒錯,這株栝樓結的果就是比其他株大,只可惜何教授看不到了,多希望他能品嘗一下。”胡海結感慨地說,得到何教授去世的消息后,他十分驚訝和難過。

他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他是從2007年開始種植栝樓的,起初是小規模種植,2015年增加到60畝左右,那年也是他第一次見到何家慶教授。“一個穿著很樸素的老頭跑過來自我介紹說是大學教授,看上去一點都不像。”胡海結回憶說,何家慶教授到了種植基地后,就到地里去查看栝樓種植情況,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議,“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告訴我施肥時要肥水一體、少量多次。”

“何教授很專業,他的指導對我們有實實在在的幫助。”胡海結說,2015年聽說何家慶教授到潛山來辦與栝樓相關的培訓,他就報名參加了,感覺受益匪淺。

栝樓產業鏈正逐漸完善

栝樓的生長周期長達9個月,在此期間要進行精細化管理,需投入不少人力。在胡海結的種植基地里,常年有七八名工人從事施肥、除草等工作。

除了栝樓種植,在潛山、岳西等地,栝樓產業已逐漸形成涵蓋種苗組培、深加工等環節的相對完善的產業鏈,讓栝樓逐漸被市場認可,也吸納了更多人就業、帶動了更多人致富。

10月30日上午,在岳西縣徽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車間內,8臺自動化機器正在炒制栝樓子,工人們在流水線上熟練地操作著,隨后一袋袋奶油味、話梅味的栝樓子被生產出來。潛山市傳文瓜蔞子有限公司除炒制各種口味的栝樓子,還嘗試用栝樓子榨油,產品在市場上也很走俏。該公司負責人王傳文告訴記者,他在上世紀90年代就因栝樓與何教授結緣,公司的名字也是他幫忙取的。

王傳文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帶動了19戶貧困戶每年增收19150元;為5戶貧苦戶提供就業崗位,年人均收入近2萬元。通過“1+1+N”小額信貸模式,帶動16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每戶每年分紅3000元。還帶動潛山280多戶瓜農每戶每年增收3萬元。

據潛山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何家慶教授帶領部分人走出栝樓扶貧第一步后,相關企業通過流轉土地集中種植,再吸納農民到種植基地和生產車間就業,讓更多的人收入增加了。

臨終前仍擔憂栝樓售價

安徽省久點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栝樓子口味豐富,在網上銷售十分火爆,每天銷售額近萬元,逢“雙11”這種日子,日銷售額可達10萬元。

“他有個包,里面裝著用來記錄植物的電腦、相機,以及幾件簡單的生活用品,加在一起得有30多斤重,但他背著包走起路來還是健步如飛,年輕人都比不上他。”說起何家慶教授,久點公司負責人陳嬌印象深刻,“他一點架子都沒有,特別親切。”

“與他相處過程中我能感覺到,他最關心的還是栝樓的種植環節,到我們的種植基地考察時經常都不和公司打招呼,就直接去了基地。”陳嬌說,公司在江蘇、四川、河南等地都有種植基地,何教授也經常奔赴這些基地調研。

記者了解到,何家慶教授上世紀80年代就關注到栝樓這種植物,退休后專門對其進行研究,2016年出版了《中國栝樓》一書,希望充分利用栝樓價值,實現栝樓產業化發展,幫助更多人致富。目前,栝樓種植在全國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市場行情也經常變化。栝樓能不能賣上好價錢,成了何教授關心的話題。

“他對弱勢群體有很強的同情心,所以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更多貧困農民謀取福利。”王強說。作為安徽農業大學一名博士后,王強曾于2009 年到2012 年跟隨何家慶讀碩士研究生。何家慶女兒何禾說,直到臨終前,爸爸都在擔憂瓜農的栝樓能不能賣個好價。好在潛山等地為了扶持栝樓產業發展,制定了相關政策,在行情不好時實行栝樓子收購保底價,保障了瓜農的利益。

兩趟扶貧路一顆赤誠心

從何家慶《一個植物學教學、研究者對中國栝樓產業調研后的思考》一文中可以看出,從2016年4月18日至2017年2月11日,他持續工作300天,途中病倒22天,對我國166個縣市的149個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26個國家農場與工業園及生態示范區、103個企業及公司進行了科學調研;行程48900余公里,其中步行5860余公里。

追尋栝樓的旅途是一場“苦旅”,而在上世紀80年代,何教授也曾為另一種植物跋山涉水,它就是魔芋。1984年,在安徽大學生物系任教的何家慶自費考察大別山植物資源,考察報告為中央實施山區星火計劃提供了依據。

1998年,何家慶自費扶貧大西南,歷時300多天,跨越8省區,行程3萬多公里,為100多個縣的芋農講授了魔芋栽培技術,被稱為“魔芋大王”,還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扶貧狀元等榮譽稱號。2000年4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還接見了何家慶。

2010年1月,何家慶被安徽大學延聘3年。2013年年初,何家慶受聘成為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標本室主任。

安徽農業大學博士后王強說:“何教授是學生們都追不上的老師。”原來,在野外特別是在山區采集標本時,何教授身手敏捷,大家都望塵莫及,“他曾經說過,在一處原始森林里遇到過一棵罕見植物,當時特別想有個人幫他與這個植物拍個合影。因此我感覺他一個人在路上是孤獨的,但他都挺過來了,真不容易。”

捐獻眼角膜為人延續光明

今年7 月,在去潛山調研栝樓產業途中,何家慶教授突然暈倒在烈日下。送醫后,他被查出癌癥晚期。10月19日晚,何家慶永遠離開了大家,但他卻為這個世界留下了最后的禮物——眼角膜——何家慶生前決定把眼角膜捐獻給山區貧困孩子。10月24日,來自大別山區的14歲患者和來自淮南的17歲患者分別接受了何教授捐獻的眼角膜。

“他上世紀80年代去大西南時,女兒還沒多大,我在家要照顧孩子,他在外做考察,對彼此來說都很艱苦,當時還有些不理解,后來就慢慢接受了。”妻子胡建群說,何家慶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光,還躺在病床上寫調研報告,接到栝樓種植技術的咨詢電話也會耐心講解,他總是感嘆時間太少,感覺還有很多事沒做完。

“何老師去世前的幾個月,還在跟學生交流栝樓產業的發展,希望我們能對栝樓有更多了解并總結出一個模式,再去開發更多的資源植物,為百姓謀取更多福利。”王強說,何教授一直奔走在資源植物產業化和扶貧路上,他對科學和扶貧事業的奉獻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再熾烈的日光下都有陰影,我走了,沒有閃爍的光彩,余燼雖有星點晶亮,但終究會被湮滅。”今年9月,何家慶教授在確診患癌后,給遠在海南的女兒何禾發來這樣幾行字,讓何禾泣不成聲,“我們后來了解到,父親其實從2017年就察覺到身體有問題了,但他沒和我們提過,還是一直堅持去各地調研。希望他未竟的事業能得以繼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吉祥

(受訪者供圖)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鄂托克前旗| 宁明县| 阿荣旗| 昌乐县| 沙湾县| 如皋市| 汉寿县| 柳江县| 乐昌市| 崇礼县| 浙江省| 福州市| 颍上县| 清原| 绵阳市| 常宁市| 昆山市| 望谟县| 平凉市| 洪泽县| 和平县| 屏边| 淳安县| 通许县| 荔浦县| 西安市| 酒泉市| 手机| 谢通门县| 元朗区| 靖西县| 镇康县| 呼图壁县| 安康市| 盐亭县| 精河县| 阆中市| 温宿县| 五莲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