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紀檢監察網消息,“這次,黃沖村和黃華村相關責任人,都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受到黨紀處分,還被點名道姓地通報,這是從未有過的……”日前,樅陽縣對扶貧領域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等突出問題典型案例的通報,引起強烈反響。
該縣筑牢“三道防線”,嚴防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彈回潮。目前,該縣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6起,其中給予黨紀處分12人,組織處理25人。
筑牢制度機制防線,嚴明紀律。建立日常聯絡、定期會商、線索移送、聯合督查、情況反饋等5項機制,深入推進專項治理。制定集中治理作風不實,政績觀偏差,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等突出問題的實施方案,檢視反思找問題,對照清單改問題。針對工作推進不力、作風不嚴不實等問題,建立或完善97項制度,約談5個鄉鎮及8個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
筑牢督查評價防線,嚴肅監督。縣委成立4個督查組,利用一周時間開展進村入戶監督檢查。督查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重點查看群眾的困難是否解決,幫扶措施是否精準,幫扶成效是否真實,改變了以開會發文、臺賬記錄、工作筆記等作為工作落實依據的評價方式。
筑牢問題整改防線,嚴格責任。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受理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加大處置力度,并深挖背后的腐敗問題。制定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5項問題清單,實行清單式推進整改。同時,建立整改臺賬,下發問題交辦單,做到任務清單化、責任明確化、時間具體化,確保問題改徹底、改到位。
(銅陵市紀委監委)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