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政府昨天召開的“全省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新聞發布會獲悉,我省率先在全國實施“道德信貸”,迄今已經累計發放貸款近12.7 億元。截至目前,全省道德信貸受益人都做到了按時按量還款,沒有出現一例賴賬壞賬。
“道德信貸”在全省推廣
為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省文明辦會同省信用聯社、省擔保集團等有關部門實施“ 道德信貸”工程,向誠實守信的各級各類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幫助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改善生產生活條件。2015 年,“ 道德信貸”在滁州市開展試點以來,逐步在全省范圍推廣,累計發放貸款近12.7 億元。
試點初期,授信對象為市級以上文明委授予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且符合申請貸款的基本條件。現在,恪守信約、履行諾言的各級各類好人模范,都可以獲得“道德信貸”。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全省道德信貸受益人都做到了按時按量還款,沒有出現一例賴賬壞賬。
“信用安徽”建設結碩果
據介紹,我省一直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早在2003 年,就將“信用安徽”建設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施“861”行動計劃的六大基礎工程之一。2018 年,國家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第三方評估我省居全國首位。今年8 月,合肥、淮北、蕪湖、安慶4 市入選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入選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截至7 月末,我省8 市信用監測排名進入全國前50,總數居全國第一。
據了解,2015 年底,我省正式上線運行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目前,省信用平臺已與安徽政務服務網、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省市政務服務大廳等全面對接,實現信用信息實時共享和一鍵查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