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眼看著女兒10月初的婚期將近,一家人辛辛苦苦攢下的近8萬元嫁妝錢,卻被15歲的兒子小遠“送”進了游戲里,這讓宿州的劉女士一籌莫展,又氣又急。原來,今年暑假期間,小遠用從同學那借來的手機,綁定了媽媽的銀行卡,先后在四款游戲里充值買裝備、皮膚。直到8月19日,劉女士前去銀行取錢時才發現,此時卡里只剩下11塊錢了。記者聯系騰訊游戲客服了解到,對方已與劉女士溝通,正進一步核實處理。
7月30日,銀行卡流水開始出現快捷支付記錄。
不翼而飛
姐姐7萬多嫁妝僅剩11元
8月19日,宿州市埇橋區的劉女士到銀行存錢時,驚訝地發現賬戶里的錢不見了蹤影。“那天女兒發了工資讓我存起來,已經攢了7萬7千多塊錢,準備給女兒用來結婚的,結果發現賬戶里就只剩11塊錢了。”劉女士說,當時她看到流水賬單上顯示有很多項“快捷支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就很納悶,是不是弄錯了?因為我一分錢都沒取過。”
劉女士仔細看了銀行流水才發現,從今年7月30日開始,銀行賬戶里每天都有幾百甚至上萬元資金轉出。“每筆三五百元、八百一千,基本都是晚上在消費。剛開始少一點,直至8月中旬有一天一筆花費了1萬多。”
這么一大筆錢究竟是誰花的?劉女士問遍了家人,但沒找到答案。隨后,她向當地派出所請求幫助。“民警查看資金去向后說,錢都充值到了王者榮耀這些游戲上。建議了解一下是不是家里的孩子綁定了銀行卡,充值到了游戲賬戶。”劉女士說。
難以置信
弟弟用來給手游充值
劉女士隨后把目光放在了即將上初三的兒子小遠身上。“剛開始問了他是不是用了這些錢,他可能是害怕,沒承認。后來估計是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才承認是自己把錢充到游戲賬戶里了。”
而令劉女士感到不解的是,兒子沒有手機,也不知道銀行卡密碼,他是怎么操作的呢?經再三詢問,小遠才說,同學給了他一部舊手機,他在家里翻到了媽媽的這張銀行卡,并注冊綁定了游戲賬戶。而銀行卡的密碼是他的生日,他正好試了試就輸對了。
小遠介紹,他從初一開始玩網絡游戲,今年暑假在王者榮耀、“吃雞”、穿越火線、qq飛車上都充了錢,用來買裝備、皮膚。而這些事,都是背著媽媽做的,她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我每天早上3點多去進菜,晚上10點多回家。每次回家,他基本上都睡了。(小遠)在家里表現得很乖,燒飯、洗衣服都做,而且我們也沒給他手機,就沒往這方面想。”劉女士詢問小遠得知,他要么在晚上玩游戲,要么趁白天她不在家的時候玩,“大號玩2個多小時,小號玩7個多小時。”
小遠用微信給同學轉賬,讓他為自己代充。
一籌莫展
女兒婚期將近無錢用
發現小遠將錢充入游戲賬戶后,劉女士一家開始聯系騰訊游戲客服,咨詢這7萬多元是不是都花在了游戲上。“客服查詢了小遠的賬戶,結果說他的賬戶上只充了4萬多元。”
小遠的舅舅告訴記者,他們詢問小遠后得知,因小遠的游戲賬號是未成年人的,充值額度有限,在充不進去的情況下,小遠陸續轉賬給同學3萬多元,由同學代充。“騰訊游戲客服幫忙查詢,只查到這些錢有1萬多元充到了小遠的賬戶中,還有1萬多元充進了他同學的賬戶中。”
眼下,雖然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但讓劉女士著急的是,為女兒存的嫁妝錢能不能追回來。“我們平時很節省,這些錢都是一點點攢起來的。想著女兒出嫁的時候給點嫁妝,能讓她以后生活得好一點。”
劉女士說,她是個單親媽媽,帶著22歲的大女兒和15歲的兒子,10歲的小女兒和八旬的母親一起生活,平時賣菜一個月只有一兩千元的收入。“女兒2年前開始上班,她掙的工資、我賣菜掙的錢,還有她對象的一些工資都存在這張銀行卡里。”因為大女兒的婚期將近,家里人為此事正一籌莫展。
事件進展
能否追回還要等消息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8月26日下午聯系了騰訊游戲客服,客服工作人員稱,已接到小遠家人的相關情況反映,已有工作人員聯系小遠家長,后續將會跟進處理。“26日下午我們也與家長聯系溝通,會盡力幫助家長。”該工作人員稱。
“小遠的同學是用家長的身份證注冊賬號的,26日(騰訊游戲)工作人員讓我們提供同學家長的身份證信息和相關材料,核實情況。”劉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小遠同學的家長正配合核實工作,工作人員稱要進一步處理,等待回復。對于能不能退還,暫時還沒有得到回復。
“他說以后再也不玩游戲了,這些天都在家寫作業。”劉女士說,經過批評教育,小遠反思了自己的行為,表示非常后悔。“以后我也會多加管教,注意他玩游戲的事情。”劉女士說。
律師觀點
保留好證據以便協商
安徽神州行律師事務所律師虞話益建議,由于小遠是未成年人,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家長可以先與游戲客服溝通,并且保留好相關憑據,協商退還。如果對方不予退還,可嘗試聯系消費者協會進行咨詢,或通過法律途徑,收集證據,起訴游戲公司,要求退款。
同時,律師提醒,目前未成年人偷玩游戲充值的事情屢屢發生,但因舉證困難等原因易遭遇“退款難”。家長作為監護人,應保管好手機等電子設備,以及電子支付的賬戶、密碼,以防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費。此外,建議加大游戲實名制審查,增加充值驗證設置,監管未成年用戶的充值、付費行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甘潔
□相關規定
《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條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一)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二)不得為未經審查或者備案的網絡游戲提供交易服務;(三)提供服務時,應保證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注冊,并綁定與該用戶注冊信息相一致的銀行賬戶;(四)接到利害關系人、政府部門、司法機關通知后,應當協助核實交易行為的合法性。經核實屬于違法交易的,應當立即采取措施終止交易服務并保存有關紀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