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過去三年,在蕪湖市南陵中學的校園里,每天都能看見一個由他人攙扶著走進教室的學生,他就是來自南陵縣籍山鎮的管文龍,從小就有腿部殘疾的他,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把所有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中。高考前的兩個多月里,因為一直接送自己上下學的父親躺進了醫院,管文龍不得不離開校園,只能靠自學來“備戰”。然而他今年依舊考出了理科499 分,超一本線3分的好成績。
父親成了兒子的拐杖
昨天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管文龍的家,這是一處面積約50平方米的廉租房。
管文龍有一張秀氣的臉,如果不站起來,很難看出他飽受了19 年的身體折磨:他雙腿纖細,還沒一個成年人的胳膊粗,脊椎也嚴重畸形,后背高高拱起,站起來時,頭會稍稍往前抻著。如果不扶著東西,根本無法行走。
父親管為祥說,管文龍2000 年出生時跟一般孩子無異,到了該走路的年紀時,家人才發現他腿部有殘疾。在他四五歲去上海診療時,醫生說這是先天性的,無法治療。
管文龍的身體狀況可能遺傳自他的母親,她也無法行走,長年坐在輪椅上。管文龍的弟弟出生后,也出現了相同情況。一家四口有三人下肢殘疾,給這個家庭蒙上了陰影。
管文龍的母親身體很差,2016 年4 月的一次急性感冒,就將她帶走了。當年管文龍升初中后,和弟弟管文晨不能在同一所學校上學,而且兩個學校離得很遠。為了方便接送兩個孩子上學,一家人才搬到了現在的廉租房。
之后的日子,管為祥的生活被兩個孩子緊緊困住,只能照顧他們的生活、學習,無法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如今,父子三人中,管文龍兄弟倆是肢體二級殘疾,管為祥則是肢體三級殘疾。好在他們家被納入了低保,再加上殘疾補助,日常生活還能勉強維持。
兒子在校不敢多喝水
行動不便,讓管文龍如廁成了大問題。所以他在學校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如廁的次數,等到父親接他回家后才解手。“總麻煩老師和同學,感覺怪不好意思的。”管文龍說。
高中三年,朱從洲老師一直擔任管文龍的班主任。“他話不多,在班里表現得很安靜。”朱從洲說,學校了解管文龍的情況后,為他進行了特殊安排,他的教室一直安排在一樓,而且靠近廁所,“包括今年高考,他的考場也是特別安排的。”
管文龍在父親的幫助下學習拄雙拐。
“在學校就讀期間的費用,學校都為他免除了。而且來自校內、國家以及社會力量的資助,學校也都會積極為他申請。”朱從洲說,同班同學對他幫助很大,不管是去上廁所還是去樓上上計算機課,都會背著他。
“高三時班里有58 人,他的成績處在中上游,除了雙語,其它幾科成績都不錯。”朱從洲說,管文龍學習天分高又很努力,抓住所有能利用的時間去學習,要不是高考前,他的家里出了變故,高考成績可能比現在還好。
朱從洲老師說的變故發生在今年3 月15日。
那天下午,父親騎著電瓶車送他去學校,走到一個丁字路口時,“只聽到‘嘚’一聲,我們兩個都摔倒了。”管文龍說,他和父親被及時送到南陵縣醫院救治,經醫生診斷,父親的腿部和手部出現骨折,其中腿部骨折處在膝關節附近,情況比較嚴重,因此被轉至蕪湖的醫院治療。
因意外差點錯過高考
管文龍在這次事故中未受傷,但無法跟著去蕪湖照顧父親。父親住院后,管文龍去了宣城涇縣的姑姑家。
父親出院后,管文龍也回到了家里,但是未能及時返回學校,因為父親的身體狀況不允許他每日接送管文龍上下學。此后的兩個半月,陪管文龍一起沖刺的沒有老師和同學,也沒有系統的復習,只有父親托人為他買來的資料和習題。
今年6 月7 日,父親顫巍巍地用電瓶車把他送到高考考點,他這才看到了闊別多時的老師和同學。
“知識改變命運,上大學是一個人難得的經歷,我一定要把握住,學好知識,為自己,為這個家,掙一個好的未來。”管文龍說。
“ 考完試估了480 多分,沒想到能考到499 分。”管文龍說,查分時父親和弟弟也在身旁,自己內心很忐忑,當看到分數時,父親和弟弟都笑了。
管文龍告訴記者,2016 年,父親管為祥在接自己放學的時候遇到事故,傷了一條腿,如今又為他傷了另一條腿。今年暑期,管文龍準備學會拄雙拐,為大學生活做好準備,“雖然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幫助自己的好心人,但未來的路還是要自己走,我雖然不能跑,但我會慢慢走。”
□鏈接
受助學子征集正在進行
由新安晚報、安徽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主辦,龍湖集團合肥區域公司公益愛心助力的2019 年大皖·陽光助學行動正在進行。品學兼優、家庭貧困、今年高考被本科院校錄取(不包括免學費專業,原則上不與其他公益活動重復資助)的貧困學生均可下載大皖新聞APP 報名。全省共100 個資助名額,每人資助5000 元。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申請助學金的學子還須提供以下材料:申請書1 份(貼1 張1寸近照);身份證復印件1 份;貧困證明1 份(戶口所在地鄉鎮、街道以上政府相關部門出具);高考錄取通知書復印件1 份(等錄取通知書到了之后再補寄);聯系方式。
并將所有材料郵寄至合肥市潛山路1469號安徽報業大廈11 樓新安晚報社,收件人為鐘虹。更多詳情可撥打本報熱線電話962000 或(0551)65179466 咨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呂歡歡 記者 王吉祥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