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昇/文圖
《萬佛朝宗》硯
國寶級巨硯《萬佛朝宗》從2017年10月開始選石設計,歷經近三年的千錘百煉,2019年6月4在歙縣竣工面世。巨硯以歙硯大畈濟源坑子料為硯坯,長2.3米,寬1.8米,厚0.3米,重3噸多。巨硯內容為佛教題材,雕刻有130余位人物,創下了世界之最。
巨硯局部
巨硯局部
巨硯氣勢磅礴,釋迦牟尼、文殊、普賢三佛像位于硯頂,四周分布眾羅漢尊者,三五成群,或論禪,或禮佛,或靜修,或聽濤,或觀海,人物形態各異。硯面上老樹縱橫,怪石崢嶙,高山流水,龍騰祥云,獅吼猿啼,風吹云涌,跌宕起伏,九天仙女,絲路花雨……重現佛祖在靈山講經,天地人三界菩薩眾生列席聆聽的盛大景象。
張碩
巨硯圖稿
萬佛朝宗巨硯從選石、繪稿到制作,由硯雕藝術家張碩主創完成,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攝制組對巨硯的設計繪稿過程進行了拍攝紀錄。張碩,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1966年年生于歙縣,自幼深受徽文化的熏陶,酷愛繪畫,十幾歲便師從硯雕大師方見塵,治硯三十余年,其硯雕和繪畫作品多以佛教題材見長,是當代硯雕藝術代表性人物之一。
制作場景
制作團隊與巨硯合影
巨硯工程浩大,組建了以張碩大師為領軍主創,部分優秀的歙硯硯雕技師為助手的團隊協同完成。巨硯制作團隊人員名單:張碩、張明、江翔、姜和平、汪海濱、吳小女。
制作場景
制作場景
僧佛羅漢,屬于硯雕特殊題材,即需要莊重,又需鮮活,莊重使人生敬,鮮活使人可感,對治硯者的素養與技藝要求很高,且硯面龐大,制作團隊很多時候或臥、或蹲、或跪于硯面上鑿、雕、刻,一個姿勢就是數小時,辛苦之極,非常人所能為,硯界人士觀之,皆謂萬佛朝宗制作過程實際就是一場修行。
拓片
巨硯銘文
嘔心瀝血近三載,戮力同心瑰寶成。張碩大師用爨寶字體題硯名“萬佛朝宗”,用楷書寫了銘文“此硯于丁酉年十一月張碩設計圖樣,翌年三月攜二徒張明,江翔擇吉日開工制作,工時緊迫,己亥三月初又邀同門師弟姜和平助力于五月底竣工,期間幸賴參與此事諸位,通力合作,感荷百般,余不一一,是為記。己亥小滿之候,張碩沐手記之于古歙州無耶山居。”并按印章二枚,起首為“無耶山居”,押章為“張碩印信”。
團隊打臘維護場景
打臘場景
為了此硯能永久收藏,留芳后世,特別對整方硯臺打臘防護,經過了加熱,上臘拋光等幾道工序后,在2019年6月4日完成了《萬佛朝宗》硯最后一道工序。
張碩與恩師、硯雕大師方見塵在工作坊合影
巨硯制作期間,引起當地硯界藝術家與政府部門領導的高度關注與支持。中國美協理事王佛生先生,安徽省文房四寶協會會長王云龍先生,硯雕大師、張碩的恩師方見塵,中國工藝美術師鄭寒,歙縣文聯主席汪祖明,歙縣文旅體局副局長黃德耀等藝術家與領導對巨硯制作給予各方面支持,有些還親臨工作坊進行觀摩指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