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為了推動量子信息科技的科學研究特別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發展,中國民間企業家們慷慨捐資一億元,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并設立了“墨子量子獎”。昨天下午,2018年度和2019年度墨子量子獎在中國科大宣布,包括中國科大潘建偉教授在內的12名科學家摘得“墨子量子獎”,這也是“墨子量子獎”首次對外公布獲獎名單。
記者了解到, “墨子量子獎”的每位獲獎者將獲得人民幣100萬元(約15萬美元)的獎金。2018年度“墨子量子獎”授予量子計算領域。理論類的獲獎人為德國馬普量子光學所的Ignacio Cirac、英國牛津大學的David Deutsch、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Peter Shor和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Peter Zoller,表彰他們在提出了量子計算體系框架、量子算法和物理實現方面的開創性理論工作。實驗類的獲獎人為: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Rainer Blatt和美國俄勒岡大學和美國國家技術標準局的David Wineland,表彰他們在基于囚禁離子實驗探索量子計算方面的先驅性貢獻。
2019年度“墨子量子獎”授予量子通信領域。理論類獲獎人為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Charles Bennett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Gilles Brassard、英國牛津大學的Artur Ekert 和以色列科學家Stephen Wiesner,表彰他們在建立量子通信的理論框架方面做出的先驅性貢獻。實驗類獲獎人為中國科大的潘建偉教授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Anton Zeilinger,表彰他們開創性的實驗工作使具有現實安全的廣域量子通信成為可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