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 月24 日,安徽創新館開館暨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舉行。AI 核心“零部件”、智能人體安檢系統、身心健康評估機器人……除了一大批震撼人心的科技創新展品外,當天還舉行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融資論壇”等多項活動,安徽這片創新之地正在迸發出蓬勃朝氣。
安徽創新館位于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東側,建筑面積達8.2 萬平方米,總投資約達10.66 億元,自去年9 月起開工建設。該館由“創引擎”“創智慧”“創未來”三大主題場館組成。一號館匯聚創新成果展示,二號館體現創新成果轉化,三號館致力創新成果服務。
昨天上午9:00,安徽創新館開館儀式在創新館內街中心廣場正式開始。在開館儀式上,有關方面發布了1561 項科技成果轉化與融資項目,舉行了江淮知識產權對接交易平臺上線儀式,152 項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也在開館儀式上舉行了對接簽約。
此外,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發布了今年以來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涉及信息、健康、能源、環境及其他領域。在健康領域,中國科大薛天教授帶領團隊首次實現動物裸眼紅外光感知和紅外圖像視覺能力,突破了大自然賦予動物視覺感知的物理極限;在環境領域,中國科大俞書宏教授帶領團隊研發出柔性透明智能窗口材料,不僅能改變室內光照強度,還能凈化室內空氣;在其他領域,合工大于連棟教授團隊研發的便攜關節式坐標測量機,其測量精度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無不昭示著安徽的創新實力和活力。
據悉,由于安徽創新館剛剛竣工,相關設施設備特別是消防安全設施正在進一步完善中,因此試運營期間實行有序對外開放,每周安排周三、周六、周日對外開放,如需參觀,可通過安徽創新館微信公眾號網上預約,每天以500人為限,目前暫不接受團隊預約。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韓誠 王從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