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70年前的4月20日夜晚,百萬雄師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渡江戰役,蕪湖繁昌作為“渡江第一船”登陸地,在渡江戰役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4月20日下午,蕪湖繁昌縣委、縣政府在“渡江第一船”登陸地繁昌縣,隆重舉行紀念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活動,共同追尋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70年前的今天,在毛澤東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召下,在譚震林將軍的直接指揮下,在長江兩岸人民的支持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第25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渡江戰役,經過一晝夜激戰,一舉攻克被國民黨軍自詡為“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登陸長江南岸繁昌大地。
繁昌也成為了率先向毛主席報捷的地方,被寫進了毛主席著名的新聞通訊稿——《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渡江戰役的勝利,加速了全國解放的步伐,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徹底覆滅。
來自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副研究員、解放軍后勤學院原訓練部部長南爭旗將軍夫婦;渡江戰役老戰士代表蘇錦銘、殷志誠;抗日戰爭老戰士代表劉曉陽參加了紀念活動。譚震林長孫譚慶慶夫婦也應邀來繁昌參加活動。
今年94歲老戰士殷志誠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他當年參加渡江戰役時只有24歲,解放軍渡江時,敵方的炮彈打過來,有的落在船上,不少戰友掉到江里犧牲了。
“我和戰友們渡過了長江,占領了南京。能活到現在,我懷念戰友呀,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
老戰士代表殷志誠老人,1941年參加革命,1942年入黨。曾在江蘇省無錫宜興獨立團戰斗,1943年8月15日,在反鬼子掃蕩中為掩護群眾撤退負過傷。后擔任區中隊指導員,殷老所在的游擊隊伍被三野一縱一師整編。1946年,新四軍北撒后,他們留下來到安徽宣城、廣德、寧國一帶打游擊,在皖南他先后干過武工隊指導員和隊長。1949年,殷老參加了渡江戰役。
紀念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大型音詩舞專題“永遠的風帆”文藝演出,再現了渡江戰役的光輝歷史。
從1949年4月20夜,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到4月23日南京解放,到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整臺演出在真情、感人的氛圍中傳遞濃濃的愛國情懷,展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勵大家鼓起一往無前的奮斗風帆,把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演出在“歌唱祖國”歌聲中結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孫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