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預付卡消費是每年消費投訴的“重災區”。記者從省消保委獲悉,2016年至2018年6月,全省各地消保委共受理預付式消費相關投訴2044件,成功解決764件,解決率僅為37%。投訴解決率較低,說明預付卡消費維權還需多方共同發力。
數據 美容美發類投訴最多
金仕堡合肥健身會所宿州路店、瑤海公園店、太湖路店、綠地藍海店等多家門店相繼關門,近千名消費者的會員費被卷走;2017年寧國路悅力健身會所跑路,200多名會員近百萬元會員費被卷走;瑤海區、蜀山區、經開區等多地佰派、威尼國際、銀座等美容美發店跑路;2018年廬陽區F健身會所置地店關門跑路……
從這些投訴的類別上來看,生活服務類投訴1664件,占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81.4%,百貨超市類(如商場、蛋糕房、書店等)投訴219件,占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10.7%。生活服務類投訴中,美容美發類投訴483件,占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23.6%;健身洗浴服務類投訴350件,占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17.1%;餐飲服務類投訴399件,占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19.5%。
這些投訴中涉及被投訴企業倒閉、經營變更或卷款跑路的投訴為1042件,約占投訴總量的51%;涉及店面轉讓消費者受損的374件,約占投訴總量的18%,預付費不退或拖延處理的204件,約占投訴總量的10%;虛假宣傳或承諾不兌現的201件,約占投訴總量的10%。
背后 維權難存在諸多因素
商家發卡過于隨意,卷款跑路情況頻發。目前發行預付卡,尚無對發卡方的資質提出要求,其中超經營能力發卡、超低折扣發卡、無證無照經營戶發卡問題明顯,經營不善卷款跑路較多。
此外,預付卡消費中霸王條款設定多,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宿州市消保委2018年在全市開展了預付式消費情況專題調研活動,被調查的53個商家中48家規定預付卡不能兌換現金、不找零,45家規定預付卡遺失不補,40家對預付卡規定使用期限,36家規定預付卡須按店內規定使用(店規大多不明示),31家預付卡不參與店內優惠活動,30家預付卡享有最終解釋權,還有12家的格式條款不夠普遍(包括設置每次最低或最高消費額度、補卡須提供單位證明、不開發票等)。比如祝先生于2016年7月在某會所辦理3000元三年的親子卡,帶孩子去健身時卻被告知14歲以下不能進入2樓健身房。
此外,預付卡消費一般不提供書面合同和票據,消費維權缺乏關鍵證據。宿州市消保委在專題調研中發現,90%的商家都表示不愿簽訂書面合同,60%的商家不開具發票,10%的商家則表示不愿出具任何證明。
從預付式消費投訴處理情況來看,在多數跑路商家的預付式消費投訴中,消費者經濟損失難以追回。如瑤海區佰派美容美發店突然關門,老板失蹤,數百名會員手中的預付卡未消費完,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無法與商戶負責人取得聯系。另外,因為消費者購買預付卡時未與商家簽訂書面合同,也未索取票據,致使民事訴訟缺少關鍵證據。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較多發生,即經營權轉讓預付款不轉讓。這讓后繼經營者為難,最終讓消費者吃虧。
建議 應設立統一監管平臺
為防止商家圈錢跑路,省消保委人士建議設立統一監管平臺。即由一個部門牽頭建設單用途卡協同監管平臺,協同監管平臺具有歸集經營者單用途卡發行、兌付、預收資金等信息的功能。同時明確經營者與協同監管平臺的信息對接義務,經營者發行單用途卡應與協同監管平臺的信息對接;對于不對接的發卡商家,應設置強制性約束措施。此外,通過協同監管平臺進行信息披露,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查詢經營者信息、預收資金風險防范措施等情況。
其次,要健全信用管理方式,建立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比如將經營者單用途卡失信信息向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歸集,并依法采取懲戒措施;建立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將關門跑路、一年內因違反規定受到兩次以上行政處罰,以及存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情形的經營者,納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對經營者設置信用門檻,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凡是被司法機關確定為失信被執行人,或者五年內因單用途卡失信行為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經營者,不得發行單用途卡。
此外,政府應成立消費投訴協調小組,加強各部門配合。消費者一旦出現消費糾紛,往往選擇工商部門12315熱線或者消保委進行投訴,一些行政部門也越來越淡忘其保護消費者的責任,出現糾紛向消保委一推了事的現象。實際案例中可發現,行政部門及時介入,對解決消費糾紛有很大的幫助。省消保委建議由政府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一旦出現需要各部門配合的時候,能及時快速處理,幫助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
董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