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家庭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孩子從出生的那刻起,就要接受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現實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了。”今年,全國人大代表、蕪湖市中醫院急診內科主任張榮珍帶來的建議是,呼吁通過立法進一步推進家庭教育規范化發展,家庭應該肩負起加強孩子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使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教育任務。
張榮珍說,在教育培養青少年兒童的過程中,學校和家庭教育本是兩個聯系密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家庭教育常常被忽視,家庭教育應有功能常被曲解和誤用,而學校教育責任被夸大的現象則普遍存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緊密溝通配合,協調一致,形成教育活力,從而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很多家長過度嬌慣、保護、放任孩子,忽視對孩子良好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造成孩子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的缺失等等,這些情況都反映出家庭教育存在不同層次的缺位。”張榮珍說,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的功能是學校所不能代替的,把孩子教育全盤托付給學校,是家長失職的表現,家庭教育在一個人成長發展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張榮珍認為,雖然有關家庭教育的法律條款散見于多部法律之中,但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法制建設相比,家庭教育的法制建設明顯滯后,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對于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如何正確開展家庭教育,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如何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還缺乏進一步規范。
張榮珍說,通過對家庭教育立法,從法律層面定義家庭教育的內涵,不僅可以明確家庭教育的責任,促使家庭承擔起教育功能,促使家長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能對家庭予以規范和指導,幫助家長熟悉教育規律,掌握教育方法,從過于關注孩子學習成績,轉變到關注孩子思想品德、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勞動和運動等綜合能力培養上來,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張榮珍說,對家庭教育立法,政府相關部門應考慮設立家庭教育的考評和監督機構,同時設立專業的機構或組織來指導家庭教育活動,加大對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宣傳和普及力度,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促進教育的整體性和一致性,從而促進青少年兒童健康茁壯成長。
崔雪美 但孝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 鐘虹 魏鑫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