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71%,PM10、PM2.5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昨日,全國人大代表、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黨組書記徐恒秋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去年我省首戰告捷,今年一定要做到再戰告捷,讓全省人民享有更多青山碧水的美麗、藍天白云的幸福。
徐恒秋
徐恒秋建議,對所有排污單位實施環境智慧監管,全面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同時,加快建立覆蓋國家、省、市、縣的企業環境信用信息系統,使環境保護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有效運轉,切實提高企業環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讓失信企業一次違法,處處受限。
16個組在全省開展大氣督查
從2018 年3 月開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啟動史上規模最大、周期最長、覆蓋最廣、執法最嚴、效果最好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去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71%,同比提高4.3 個百分點,PM10、PM2.5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
目前全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還在進行。據悉,從2018 年10 月1 日~2019 年2 月26日,全省PM2.5 平均濃度為67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6%,重污染天數為103 天,同比減少54 天,秋冬季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生活的情況下,我們盡可能地控制住本地污染源,把排放量降下來。”全國人大代表、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黨組書記徐恒秋說,目前16 個組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督查,他們沒有休息日,非常辛苦,只要得知企業存在污染問題,立刻著手分析和解決問題。
打贏藍天保衛戰需要全國一盤棋
今年初,安徽生態環境亮出年度成績單,去年污染防治攻堅戰首戰告捷。然而今年以來,空氣質量情況不容樂觀。據悉,2019年以來,截至2 月26 日,全省14 個未達標城市PM2.5 平均濃度為85.5 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同期不降反升1.5%;全省PM10平均濃度為9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0%;優良天數比例為49.3%,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
“形勢非常嚴峻,原因一是空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不好,二是傳輸污染頻次太高了。傳輸性的污染如果不能控制住,光靠本地減排,難度太大。”徐恒秋說,每天我省有一支強大的專家團隊對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情況進行監測和分析,并能預測七天的大氣污染防治形勢。“本地減排需要加強,但僅僅靠本地減排還不夠。打贏藍天保衛戰需要全國一盤棋,各個省要齊心協力,共同做好這項工作。”
雖然空氣質量形式嚴峻,但是徐恒秋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這跟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去年應該說是首戰告捷,今年我們一定要做到再戰告捷。”
推廣智慧監管打擊違法行為
這次全國兩會,徐恒秋帶來了對排污單位實施環境智慧監管的建議。她認為,當前生態環境監管大幅加強,環境違法高發勢頭總體得到遏制。但是一些企業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鋌而走險,超標排放,違法排污,甚至篡改或偽造自動監測數據。這些違法行為,既污染了環境,又降低了違法企業的成本,相對拉高了正常治污、合法經營企業的成本,進而擾亂市場秩序,導致企業不公平競爭。
徐恒秋建議,修改完善有關法規條件。在有關法律法規中明確排污單位自動監控設備必須通過市場監管部門的強制檢定,所產生的自動監測數據可以直接作為生態環境執法監管的有效證據。修訂《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試行)》,將所有具有事實排放廢水、廢氣的排污單位納入管理規定,避免出現監管盲區,營造公平市場競爭環境。
“要對所有污染源實現實時在線監管,并保證監管數據真實可信。”徐恒秋建議,推廣環境智慧監管新模式。全面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監管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加大生態環境監管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環境監管”和第三方力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環境智慧監管、精準監管新模式。
崔雪美 但孝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 鐘虹 魏鑫鑫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