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 月16 日,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聽取《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一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法規25 件、廢止1 件,審查批準設區的市法規55 件;聽取審議“一府兩院”報告20 項,開展執法檢查6 次、專題詢問1 次;討論決定重大事項6 項;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113 人次;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務5項。今年全年將安排審議法規案19件,安排調研論證類項目27件。
圍繞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我省將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立法。(資料圖片)
【看成績】
立法保障
記者了解到,列入五年立法規劃的項目120件,涵蓋改革發展、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
制定了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在全國率先通過立法確立農村公路縣、鄉、村三級路長制。修訂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進一步強化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發展質量的法治保障。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部署,集中清理我省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法規,修改了大氣污染防治、野生動物保護、水土保持等方面的10 件法規;指導設區的市修改和廢止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法規32件,進一步織密了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的法治保障網。
加強民生領域立法,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了實施慈善法辦法,通過地方立法弘揚中華民族樂善好施優良傳統。修訂了公證條例,更好維護公平正義。常委會還啟動了商會條例等6 件法規案的審議,有序推進35 個調研論證類立法項目有關工作,推動立法規劃滾動實施。
回應關切
在履行監督職責上,省人大常委會圍繞民生改善持續發力。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深入大別山等革命老區、沿淮行蓄洪區,采取進村實察等方式深入調研,再次聽取審議專項報告,促進政府及有關部門把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精準脫貧進度。常委會負責同志落實聯系幫扶任務,實地調研指導,協調推動精準扶貧脫貧政策措施落實,幫扶成效不斷顯現。機關對口幫扶也取得新進展。
同時,省人大常委會回應人民群眾對民生事項的關切,開展防震減災、傳染病防治、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檢查和民生工程視察。聽取審議高等教育情況報告,提出應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多管齊下推動有關方面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衛藍天
去年,省人大常委會還運用法治力量推動污染防治,聚力助推“藍天保衛戰”。
比如,開展大氣污染防治“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并與修改法規、專題詢問結合起來,打好法治“組合拳”。這次執法檢查不僅覆蓋全省16 個市,而且首次檢查省政府相關組成部門,抽查了88 個單位和項目,聽取審議了執法檢查報告并開展了專題詢問。常委會充分肯定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就進一步強化法律責任落實、加強重點領域污染防治、提升監管能力等提出了整改意見,并對各市及有關方面整改情況跟蹤問效。
同時,在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時,聽取審議了2017 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提出應進一步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法律責任,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審議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報告,要求鞏固治理成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
【說展望】
今年審議19件法規案
今年,省人大常委會全年安排審議法規案19件,其中制定9 件、修改10 件,安排調研論證類項目27 件。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經濟領域立法,修改、制定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價格監督檢查條例等法規。圍繞推進社會建設、增進人民福祉,加強社會領域立法,修改、制定信訪條例、宗教事務條例、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志愿服務條例等法規。
此外,還將圍繞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立法,修改、制定實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自然保護區條例、淠史杭灌區管理條例等法規。扎實做好制定促進大別山等革命老區發展條例、扶貧開發條例等調研論證類項目的立法工作。
崔雪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 劉旸 吳碧琦 姚一鳴 韓誠/文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