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省政協委員、省林業高科技開發中心主任朱謙說,我省自 2017 年在全國率先試點推進林長制改革,現已全面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度,在全國形成了良好的改革示范效應。為擴展林長制改革成果,建議規劃建立大別山國家公園。
朱謙說,大別山主峰和核心區位于霍山、金寨、岳西等縣境內,是名符其實的“江淮水塔”,分別建有佛子嶺等五大水庫,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淠史杭灌區。大別山森林植被的水源涵養功能,直接關系到下游包括省會合肥在內的城市用水安全。另外,大別山核心區內保存的森林植被,是珍貴自然遺產和種質基因庫。保護大別山核心區森林植被,對于我省及至全國的生態修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朱謙認為,大別山區水土流失目前仍是我省生態安全的心腹之患。因此,對于大別山核心區域,主要是高海拔山區,應當改變現有生產生活方式和經濟格局,建立大別山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實行區域性、整體性和系統保護。“對國家公園范圍內的貧困人口,可以通過設置綜合生態管護崗位,與原有生態護林崗位合并,重新組建生態管護隊伍,或受益區域異地安置。”
因此,朱謙建議,由省政府組織申報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同時,協調有關部門和六安、安慶、合肥、淮南、滁州等市,統一制定大別山國家公園建設規劃。對大別山森林生態系統進行調查,研究分布和發育規律,科學界定公園保護范圍。
但孝妍 崔雪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 劉旸 吳碧琦 姚一鳴 韓誠 葉曉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