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是“大包干”發源地,素有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安徽省政府召開了“輝煌40年——安徽改革開放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細數了改革開放以來安徽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貢獻。深化“放管服”改革、“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開、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600億美元……2018年,安徽向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合肥瑤海區7X24小時政務服務超市。
改革
上線政務服務APP“皖事通”
在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節點,我省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進展。2018年,我省“放管服”改革強力推進。省級政府權責清單目錄(2018年本)公布施行,權力事項再精簡65項。
2018年,我省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省級網上可辦事項達96.14%、市縣達99.93%。去年九月份,政務服務APP“皖事通”正式上線,首批11家單位、16個市接入服務。“皖事通”APP推出17個類別、298項便民服務,首批上線事項全國最多,讓企業和群眾在家動動手指就能把事情辦好,到政府辦事能像“網購”一樣方便。
去年,我省“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開,使企業辦證更加便捷高效,解決了市場主體“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省市縣三級申請材料分別精簡51.9%、57.7%和56.2%,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真正做到了減證便民。
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去年我省正式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逐步加強,依法甄別糾正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案件。合肥高新區開展全國首個知識產權信托交易試點,馬鞍山市入選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
與此同時,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也取得重要進展,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存量代碼轉換全面完成,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歸集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約8億條,各類信易貸累計放款超過300億元,蕪湖市入選國家首批守信激勵創新工作試點城市。
我省在全國率先制定市場監管領域統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包括33類108項隨機抽查事項,確保清單之外的檢查“清零”。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激發了市場活力的源泉,去年全年新登記注冊企業29.46萬戶、增長27.23%,新登記市場主體突破80萬戶,市場主體突破400萬戶、達445.1萬戶。
建成81個土地流轉交易平臺
在農村改革方面,我省基本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完成產權制度改革的村達30%以上,完成農村“三變”改革的村達20%以上。滁州市、宣城市和10個縣(市、區)列入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界首市、青陽縣、鳳陽縣列入第三批國家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
去年,我省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有序推進,81個涉農縣(市、區)土地流轉交易平臺全部建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管理平臺實現縣級全覆蓋。我省耕地流轉率達到4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個百分點。
開放
進出口總額預計630億美元
2018年,我省全面擴大開放邁出新步伐。在中美經貿摩擦不斷升級的態勢下,我省克服影響,外貿外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出口額分別增長34%、25%,進出口總額預計630億美元、增長17%。億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資項目5499個,實際到位資金11942億元,增長9%。去年我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預計170億美元,增長7%。84家境外世界500強公司累計在皖投資設立159家企業。
去年,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和投資預計分別增長9%和1倍以上,汽車、光伏、水泥等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取得新的進展。我省國際友城關系深入發展,成功舉辦美國馬里蘭州“中國安徽周”活動,與德國、俄羅斯等國以及非洲的開放合作持續深入,僑務、對臺、港澳工作也取得了新進展。去年,中德(合肥)智能制造國際創新園、中德(蕪湖)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等園區建設積極推進,第十一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成功舉辦,合肥——新西伯利亞——莫斯科直飛客運航線開通,合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開行182列,增長1.6倍。
成功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我省組織2463家企業采購,成交額居全國前列。此外,我省還成功舉辦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和2018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簽約合同類項目436個、投資總額4471億元,完成注冊和開工的項目占比分別達到91.1%和68.4%。
去年,我省對省級及以上開發區進行優化整合,開發區數量由162個優化整合為130個,投資項目全程代辦制度推行到所有開發區,淮南高新區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此外,我省也在加快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擴能升級,馬鞍山綜合保稅區和合肥空港、安慶(皖西南)、皖東南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開放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
但孝妍 崔雪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 劉旸 吳碧琦 姚一鳴 韓誠 葉曉 項磊/文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