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財政收入增長8.8%以上,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9%以上……這是亳州市譙城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也是對人民群眾的鄭重承諾。2019年,譙城區將以新發展理念統領高質量發展全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做好六穩工作,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努力開創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譙城建設新局面。
游客在十河鎮賞萬畝芍花。劉勤利攝
轉換動能,提高發展質量效益
2019年,譙城區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壯大工業經濟,聚焦主導優勢產業,加大現代服務業培育力度,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爭取實現高新技術產值90億元、增長15%以上。
確保2019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0家,培育年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65家,工業投資增長15%以上。
完成全區白酒產業規劃。以古井鎮為中心建設集釀酒、科研、銷售、旅游、文化于一體的譙城白酒產業園。優化白酒產業結構,鼓勵中藥、白酒融合發展,開發養生保健飲品。把提升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點。繼續做好北關歷史街區外立面整治和管理維護工作,為花戲樓景區創建5A級景區打下堅實基礎。力爭旅游業年收入突破100億元。
穩定發展,助力經濟健康向好
2019年,譙城區要嚴格按照“六穩”工作要求,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開放新高地,培育壯大民營經濟,積極應對新情況、新問題,穩定發展預期目標。
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確保“一網通辦”“只上一次”,真正做到便民利民。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幫助企業降成本減負擔。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落實“證照分離”“照后減證”各項措施。
瞄準全國500強、大型央企、知名國企、實力民企,引進一批符合譙城區產業特點的優質項目,推動招商提質增效,產業集群集聚。爭取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2個、億元以上省外資金項目30個,實際利用市外內資430億元、到位省外資金120億元。
加快譙城經開區轉型升級步伐,爭取盡早跨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行列。
提質增效,推動“三農”全面發展
2019年,譙城區將繼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擴大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全面完成全區村級集體資產清產核資任務。推進流轉、股份合作、社會化服務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加強城鄉規劃和建設標準銜接,高標準完成2018年度10個省級中心村和10個市、縣級自主中心村建設。深化農村環境“三大革命”,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推進鄉村道路清掃保潔工作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改革。
建管并舉,提升宜居城市魅力
2019年,譙城區將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理念,構建中心城區、北部新城、譙城經開區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格局。
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2019年完成柴家溝及其周邊地塊二期等10個項目5070戶改造任務。全面推進中心城區居民小區環境綜合整治。
豐富城市人文內涵。堅持深度融合,挖掘文化資源,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打造城市文化載體。探索推進區域融媒體中心建設,加快檔案館等文化載體建設。加強文物古跡保護,提升五禽戲、二夾弦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影響力。
長效保護,優化綠色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新的一年里,譙城區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努力實現天藍、水清、地綠。
堅決整治和淘汰“小散亂污”企業。認真開展污染源排查工作,深入做好金剛石行業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工作,繼續開展燃煤鍋爐淘汰整治、餐飲油煙整治工作。
推進城區水系溝通和水體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柴家溝、飲馬坑等水體治理任務。嚴格執行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深化林長制改革,推進林業增綠增效。
共建共享,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為了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區人民,2019年譙城區要繼續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精準實施32項民生工程。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持續推進“智慧校園”和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城區學校建設步伐,2019年規劃新建公辦幼兒園5所、中小學6所。深化公立醫院、分級診療、“三醫聯動”及醫改監管服務等改革。實施基層醫療機構“三年提升計劃”,加快推進譙城區人民醫院建設。
加快鄉鎮、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讓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治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安全感。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行為,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戴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