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長三角一體化
推進世界級機場群、城際軌道圈建設
原文:加快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深度參與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規劃綱要編制,制定安徽實施方案。
解讀:我省將積極對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規劃綱要編制,爭取我省重大事項納入規劃綱要,及時制定我省實施方案。加快落實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高質量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產業合作示范基地、G60科創走廊宣蕪合段規劃建設,建立合肥、上海張江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常態化協作機制,深化大氣和水環境污染聯防聯治,共建生態廊道和生態屏障,辦好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精心組織第一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第一屆長三角一體化創新成果展。加快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市場監管一體化進程,推進世界級機場群、城際軌道圈、國省干支線、油氣管網統一規劃和建設。
此外,我省還將搶抓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機遇,組織有潛力的企業創造條件、積極申報上市。支持各類開發園區與沙茶浙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共建,探索飛地經濟模式。支持各市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建立完善多領域、多層次合作交流機制。
關鍵詞:美麗長江經濟帶
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原文:落實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實施意見,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解讀:我省將深入推進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建設。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全面實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深入開展沿江化工污染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政提升、長江于流岸線保護和利用專項檢查、長江干流兩岸綠化等系列專項行動,長江流城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0%。推進長江干支流航道整治、現代港口群建設和陸路通道“斷頭路”貫通,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優化沿江產業布局,有序推進企業搬遷進園區,降低沿江地區重化工的比重,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四化”轉型,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黃金經濟帶。
關鍵詞:淮河生態經濟帶
出臺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安徽方案
原文:實施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安徽方案,搞好與淮海經濟區建設規劃銜接,編制綠色生態廊道、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網絡、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
解讀:我省將大力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出臺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安徽實施方案,編制實施綠色生態廊道、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網絡、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加強與淮海經濟區建設規劃銜接。建立健全省際、市際協商會商機制,實行重大設施統一規劃、重大改革統籌推進。 實施一批流域環境綜合治理、淮河綠色廊道建設、大別山生態保育、水資源保護、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等重大工程,啟動一批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高速鐵路、高等級航道等重大項目,加快發展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生態友好的現代特色產業。
關鍵詞:區域聯動發展
加快打造合肥長三角副中心城市
原文:推動合肥都市圈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合淮產業走廊、合六經濟走廊。深入推進院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培育壯大綠色主導產業集群。加大對大別山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支持,建設一批“補血”“造血”項目,促進適應性產業和特色經濟做大做強。
解讀: 為推動各區域板塊聯動發展,我省將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深入落實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綱要,加快打造合肥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強化城際軌道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合淮產業走廊、合六經濟走廊等建設。
以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為統領,推動皖江示范區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加快建設沿江高標準鐵路通道,推進江北、江南產業集中區改革發展。以實施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為統領,加大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深化南北結對合作和園區共建,運用好“三重一創”等政策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皖北地區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公共服務發展。
深入推進皖南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提升旅游基礎設施體系水平,大力發展全域旅游,與滬蘇浙共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完善黃山國家公園規劃建設總體方案。加大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支持力度,建設一批“補血”、“造血”項目,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綠色產業發展。
關鍵詞:縣域經濟振興
鼓勵與滬蘇浙等地共建產業園區
原文:加快縣域經濟振興。啟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建設。推動縣域與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戰略合作全覆蓋,支持引導縣域在大中城市設立異地創新中心,促進更多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解讀:為加快振興縣域經濟,我省將落實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縣域經濟振興若干意見,推動首批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建設,推動縣域與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戰略合作全覆覆蓋,加大縣域人才培養引進支持力度。進一步改善縣域或對外交通條件,完善現代物流體系。鼓勵縣(市)與滬蘇浙等地共建產業園區,引導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向縣城傾斜。創建國家級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示范)縣,新建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50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訓基地15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