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網站消息,日前,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發布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是意見原文:
各市、省直管縣安全監管局、機關各業務處室: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皖發〔2018〕38號)文件精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進全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廳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 總體要求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重要講話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一系列重要部署,強化責任落實,創新監管方式,提高執法水平,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積極為全省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主要舉措
(一)創新監管執法方式
1.提高安全生產執法水平。在安全領域執法活動中,堅持保護合法企業權益,避免簡單化,禁止“一刀切”,嚴禁在企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對同類企業全部進行停產整頓,對企業申請恢復生產經營要及時受理,不得以整改限期未到為由不予復核,堅決避免以安全為借口緊急停工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對首次違反安全規定以及違法行為情節輕微的,能夠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違法行為建立容錯機制,免于行政處罰。深入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量化行政處罰標準,堅決杜絕違規執法、隨意處罰。
2.強化監管與服務意識。各地和廳機關業務處室要結合年度執法計劃,推動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加大對非煤礦山、危化品、煙花爆竹和工礦商貿企業的安全生產檢查指導。并根據企業情況進行分級分類科學監管,在法律規定范圍內,按照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角度進行執法監管,做到監管與服務相結合。以推動安全生產責任險落實為契機,發揮社會安全中介技術機構、保險機構為民營企業提供安全生產政策咨詢和業務指導。同時,結合安全生產風險研判,積極協調聯系相關專家,對存在重大風險的民營企業進行重點指導服務,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
3.推進民營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月”、創建“安全社區”、“安全文化示范企業”等活動,積極推進民營企業和全社會安全文化建設。以優秀民營企業為標桿典型,積極發揮優秀民營企業的引領作用,切實提升民營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和企業員工整體素質。
(二)深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1.推動企業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引導民營企業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真正使民營企業意識到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效益,只有安全做好了,企業才能發展壯大。
2.深化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督促民營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推進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和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常態化實效化,加快民營企業安全基礎能力建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民營經濟安全素質。
(三)優化營商環境
1.精簡行政審批事項。一是優化行政審批事項,要緊緊圍繞“互聯網+政務服務”,積極推進“一次不要跑”等重點工作,繼續深化“放管服”制度改革,梳理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優化審批流程,優化再造政務服務,實現行政審批工作“零門檻、零距離、零耽誤和零投訴”目標。二是主動作為,壓縮行政審批時間,努力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企業發展動力。從2018年9月1日起將省本級審查的行政許可項目承諾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壓縮一半以上,即將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法定的由45個工作日壓縮到22個工作日,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法定的由20個工作日壓縮到9個工作日;對委托審查的許可項目全部作為即辦件。對行政確認、其他權利、公共服務事項本次也都在規定的時限內壓縮50%以上。
2.落實安全生產領域守信聯合激勵措施。對安全領域守信的民營企業及時納入聯合激勵對象名錄,實施聯合激勵,在制定檢查執法計劃時,減少對其檢查的頻次,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后可直接延期一個許可周期,在申請安全生產政策性資金、評先評優活動中,予以優先考慮。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廳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責任人員,層層壓實責任。各責任處室、單位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促進民營經濟實施意見的落地生根。
(二)廣泛宣傳引導。強化對民營企業的政策宣傳指導,加大宣傳解讀力度,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努力營造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建立長效機制。各責任處室、單位加強分析研究,總結有益經驗,找準問題癥結,細化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及時形成制度性成果,大力破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