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游七六,青陽縣丁橋鎮牛山村人。面對疾病和貧窮,游七六經歷了一陣子的痛苦與失落后,在當地扶貧政策及扶貧干部的幫扶下,結合自身優勢與特點,創辦了象棋培訓班,讓自家順利脫貧。“飲水思源”的他又與其他殘疾貧困友人一起,開辦起電商平臺,期望帶動更多殘疾貧困人士走上脫貧之路。
游七六刻苦鉆研象棋。
貧困曾壓得他喘不過氣
1976 年,游七六出生在池州市青陽縣丁橋鎮牛山村一個貧苦家庭。10 歲那年,命運之神開始和他作對,其左腳經常性出現疼痛,11 歲那年的暑期,剛讀完小學3 年級的游七六腿部肌肉開始萎縮,雙腳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畸形。隨后的日子里,盡管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但一切努力都于事無補,甚至有專家預言他活不過30歲。
這樣的“死刑宣判”,擊碎了父母的希望,也擊碎了游七六的夢想,他的病情后來也越發嚴重,最后,其活動半徑只能限于自家房前屋后及左右鄰舍間。2014 年,因為極度貧困,游七六家被納入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村子里平時有人喜歡下棋,一次偶然的機會,游七六接觸了象棋,漸漸地,他迷上象棋,棋藝逐步長進,被戴上“鄉村棋王”的帽子。
游七六繼續學習提升自己,并以殘疾業余棋手的身份參加了一些賽事,由縣級到市級到省級再到全國的錦標賽和全運會,先后取得了全市冠軍、省殘運會第三名、全運會第十一名的成績。棋藝雖然長了,但現實很骨感,游七六的家境依然貧困。特別是看到父母漸老卻還在為自己未來擔心時,游七六暗下決心:我要謀生,我要自立!
結對幫扶讓他重拾自信
一位“貴人”走進了游七六的人生棋局,他是青陽縣丁橋鎮的一位領導,因扶貧而結對幫扶游七六家。在了解到游七六的現實情況后,這位領導鼓勵游七六以“棋”創業,創辦培訓班,從而脫貧致富。一開始,游七六對此很是擔心,擔心別人顧忌自己身殘的缺陷不愿前來學棋,但在這位領導的勸導和鼓勵下,游七六最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創辦象棋培訓班。
游七六開辦象棋培訓班。
此后,當地鎮、村領導對游七六的創業脫貧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真心幫扶,幫他在青陽縣城租房;幫他在青陽縣門戶網站上發布招生宣傳;幫他申請創業資金3000 元,并添置辦培訓班所需的棋具和用品。2016 年7 月2 日,游七六的漢博弈友象棋培訓班順利開班。由于剛開始知道的人不多且對他不熟悉,第一期只招收了5 個學生;但這5 個學生也讓游七六高興極了。
在扶貧人員幫助下,游七六在努力教好學生的同時加大了招生宣傳力度。發展到現在,游七六的象棋培訓班每期都有50 多名學生。隨著學員人數的增長及培訓成績的日漸提升,游七六的收益自然也越來越高,并順利脫貧。用游七六自己的話來說,如今,他不僅僅實現了物質上的脫貧,更實現了精神上的富有——他變得自信了、樂觀了,“走出來后才發現,外面的世界這樣精彩。”
脫貧后他積極幫助他人
“飲水尚須思源”,脫貧后的游七六并沒有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幫扶。現在,對于前來學習的貧困家庭學員及殘疾兒童,漢博弈友象棋培訓班提供免費培訓。隨著“朋友圈”漸廣,游七六平時在與一些殘友的交往中,發現他們也有一種求職無路的困境,一些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友,同樣懷揣著創業的夢想,渴望自食其力。
多次交流后,游七六和這些殘友們想到了“互聯網+”,準備結合殘疾人自身的特殊性,通過電商進行創業,搭建殘疾人創業聯盟電商平臺。為此,游七六他們又一次找到了青陽縣和丁橋鎮的相關領導,向他們提出了這一想法。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游七六和伙伴們信心大增。
2018 年6 月底,“安徽省四小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獲批并正式運營。公司以開發、購銷殘疾人加工、種植產品為主導,通過“公司+平臺+基地”模式,以網上平臺將境內“土、特、優”的農家貨銷售出去,開辟殘疾人自主創業新渠道。“由于剛開始運營,目前線上銷售情況還不太理想,但線下銷售非常不錯,一些土特產大禮包什么的很受歡迎。”游七六告訴記者。
“一路走來,我的人生經歷就像一盤棋,跌宕起伏,有悲欣,也有糾結。但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在扶貧政策的滋潤下,我終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開創了別樣的人生。”游七六也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一些殘疾朋友以及一些在貧困線上掙扎的朋友們,在貧困與殘疾面前,只要我們拋棄悲觀與怨尤,積極進取,奮力拼搏,相信我們的人生同樣會出彩!
池扶 青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