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阜陽新聞網訊 開發建設西湖新區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歷經10余輪方案打磨完善,《阜陽市西湖新區總體規劃》于近日正式出爐。
總面積約245平方公里,打造“詩畫潁西湖魅力生態城”
據了解,西湖新區總體規劃于去年10月啟動編制,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編制,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于12月初形成初步方案。為使規劃方案更加科學合理,市規劃局先后組織了10余輪討論,對規劃方案進行完善。
此次規劃的西湖新區,范圍包括潁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濕地保護區、西湖新城及周邊影響區域,西至交通西外環(S256邊界),東至主城區,北至潁州西湖自然保護區邊界,南至小潤河,總面積約245平方公里。
西湖新區的建設發展關乎阜陽未來。規劃提出,通過生態為底、文化為魂、產業為綱的發展策略,推進西湖新區建設。
生態為底,即基于水安全、水生態,統籌考慮自然保護區、風景區等要素,構建綜合生態安全格局,并進行開發建設適宜性分析,賦予城市空間雛形。文化為魂,即梳理城湖關系,恢復西湖整體格局,深挖文化底蘊與文化脈絡,構建40公里西湖文化帶,彰顯西湖新區的文化基因與特色。產業為綱,即以西湖、機場高鐵雙樞紐和農業為產業動力源,以城促人、以人促產、以產興城,發展文旅服務產業、科研教育產業與特色第一產業,構筑西湖新區長遠競爭力。
未來西湖新區將體現生態西湖、文化西湖、田園城鄉、宜居家園等理念,以“詩畫潁西湖魅力生態城”為目標定位,建設成為皖北地區城鄉建設的人居樣本與典范。
新城中心約30平方公里,將建設綜合服務組團與空港物流組團
規劃西湖新區城鄉建設用地約42平方公里,新城城鎮建設用地32平方公里,包括1個集中建設片區、5個特色小鎮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用地,將形成“雙心雙鏈十綠廊、西湖東市中水城”的空間結構。
其中的“雙心”是指潁州西湖生態中心、西湖新城城市中心。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潁州西湖生態中心即為現在的潁州西湖及擴大后的水域;西湖新城城市中心面積約為30平方公里,未來將成為西湖新城的主要建設區域,包括綜合服務組團與空港物流組團。
“雙鏈”即由西湖新城城市中心由內向外,布局特色小鎮鏈、特色農莊鏈。5個特色小鎮分別是健康療養小鎮、旅游休閑小鎮、文化藝術小鎮、科技創新小鎮與三合鎮。特色農莊鏈位于特色小鎮鏈外圍,主要為美麗鄉村建設10平方公里,建設若干個特色農莊。
“十綠廊”包括“五橫五縱”生態廊道,分別是:泉河生態綠廊、阜臨河生態綠廊、草河-雙清河(西湖大道)生態綠廊、保豐河生態綠廊、小潤河生態綠廊、高速復合生態綠廊、人民河生態綠廊、永豐河生態綠廊、常豐河生態綠廊、清游河生態綠廊。通過水系廊道串聯組織各個功能組團,整體形成西部潁州西湖、北部濕地與自然保護區和中部特色皖北水城彼此融合、相互映襯的空間特色,從而形成“湖生情、水環繞、綠貫城、林成蔭、花萬頃”的整體空間意向。
將引領阜陽城區格局演進,形成新的城市中心
西湖新區關乎未來阜陽城市戰略,將引領阜陽整體城市格局演進的空間邏輯和生長秩序,促進形成阜陽城區新格局——中城建設宜居城區,東城建設產業新城,西城建設人居樣板與生態家園。
未來,阜城將形成多個城市中心,包括以生活、商業、商務功能為主的三角洲城市中心,以政治、文化、研發功能為主的雙清灣城市中心,以生態、文旅、科教為主的西湖城區中心。
各城市中心將通過現代化的交通體系暢通連接。西湖新區內部將形成“十橫七縱”的道路體系,使內部路網高效便捷,同時保證與主城區的通達銜接。而西湖新區與主城區的快速交通,將主要依托主城區軌道系統引入西湖新區,主要是將軌道1號線和3號線進行延長,服務于西湖新區,加強西湖新區與老城、機場高鐵站等樞紐的緊密聯系。同時,將構建特色水上交通“西湖游水上環道”,將西湖景區內部水系與老城區水系整治相連,打造水上旅游環形系統,完善阜陽水上旅游交通系統。
原標題:西湖新區總體規劃正式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