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星報訊 昨日是我省2018年中考首日,多數考生和一線老師均表示,中考首日試題難易適中,沒有偏題、怪題。為了幫助下一屆考生及時掌握我省中考命題動態,本報邀請了合肥行知學校三位名師點評首日三科試題。
語文試卷評析
合肥行知學校操北云
6月14日上午8:30,2018年安徽中考語文試卷終于在眾人期盼中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打破“規律”是為了更好地尊重“規律”
中考語文閱讀考的是說明文+散文,考前大家都以為會考議論文+散文。文言文考的是《曹劌論戰》,既沒考《出師表》,也沒考《三峽》,還有傳承已久的古詩文默寫“八選六”模式不用了。師生們紛紛感慨:今年中考語文變化太大了。
2018年中考語文試卷打破的是特有的“安徽現象”、怪異的“命題規律”,尊重的是語文學科的本質規律。閱讀和寫作是語文能力的兩大支柱,學科素養的養成靠的是是閱讀積累與寫作實踐。2018年中考語文試題給人們敲響一記響亮的警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扎扎實實培養學生語文素養能力永遠不過時!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創新是為了更好地傳承
試卷出乎意料之處固然不少,但絕對在情理之中。首先,試卷難度系數不高。其次,試卷整體結構題型保持穩定,細微處有一些變化。如添加了詩歌欣賞,選擇題達到三題。作文是半命題作文,并且自主選擇詞語。繼承中考作文我手寫我心的原則,讓考生寫自己的故事抒真情。第三,加大情感價值觀滲透的力度。具體體現在選文秉承文質兼美,難易適度,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如小語段閱讀中找含有錯別字的詞語“綠水清山”就極富時代感。最后,加重傳統文化的考查力度。其中古詩文理解性默寫消失多年后終于勝利回歸。今年文言文考查補充引用了《國語》里曹劌論戰相關片段。2017年安徽首次使用課外素材,實現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
化學試卷評析
合肥市行知學校王媛
今年的化學試題體現了“穩中有變,變中有新”的特點。
考查內容穩定
在今年的考題中,10個選擇題所涉及的考查方向分別為:物質的變化(第1題)、環境保護(第2題)、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第3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第4題)、化學與生活(第5題)、化學思想建模(第6題)、化合價化學式的意義以及簡單計算(第7題)、微粒的性質(含質量守恒定律、第8題)、實驗設計(第9題)、實驗數據分析(第10題)。
填空題的考查方向有:11題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材料題,考查了材料以及金屬的相關性質;12題是常見氣體的制取與凈化,從實驗裝置、反應原理、收集方法幾個方面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全方位考查;13題采用工藝流程圖的形式考查學生對金屬相關性質的掌握;14題是實驗探究題,給出一個全新的情景,需要學生進行分析、判斷、設計;15題既是實驗探究題,又是傳統的附加分題,該題對學生化學的學科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16題計算題的考查是基于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共設置2問,第1問根據所給出的化學式就可以算出答案;第2問要依據所給的化學方程式,利用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算出最終答案。
從今年的考題,不難看出,中考試題,仍然立足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知識面廣,突出了化學學科的特點——實驗。
2018年試題的變化主要體現在:
命題選擇方面。試題的素材選擇了人類面臨的與化學有關的重大社會議題,體現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進社會的基本理念。如二氧化碳的綠色利用(第8題)、“蛟龍號”深潛器、“神舟”五號宇航員航天服(第11題)。
考查方向方面。選擇題第10題今年考查的是對化學實驗數據的分析,歷年試卷的第10題是溶解度及相關曲線的考查,只要學生沉著冷靜,仔細讀題,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命題形式方面。在第11題中,今年所給出的是圖表形式,往年通常采用的是圖片形式。在第15題中,與去年不同,沒有出現對傳感器測量曲線的分析。在加分題的部分,首先需要分析判斷,然后再補充設計實驗方案,最終進行計算,如此一來,提升加分題的難度,確保了考試的公平性與選拔性。
物理試卷分析
合肥市行知學校朱丹
縱觀2018年安徽中考物理試題,注重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這部分試題對于學生來說屬于比較簡單的考查內容。為了能夠更好指導下一年度的教學工作,現將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分析如下:
(一)試題知識點考查全面,覆蓋面較廣,各模塊分值分配合理。
考試覆蓋面廣,涉及到電磁學、力學、光學、熱學、聲音、物態變化等章節。其中分值比例占比較高的是電磁學37分(第5、6、7、8、16、17、19、20、22題)和力學23分(第4、9、15、21、23題)
(二)注重基本知識與技能的考查,突出核心科學素養的培養。
今年的試題注重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這部分試題對于學生來說屬于比較簡單的考查內容,如填空題的第1題對速度單位物理意義的考查;第2題對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考查;第3題平面鏡成像的作圖:第8題直接考查對焦耳定律公式的應用:第10題熱學公式的直接應用。另外選擇題的第14題物態變化的判斷;第16題電壓表、電流表示數的變化;實驗題的第18題探究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計算題的部分習題,都是考查最基本的知識。
(三)試題考察的內容源于課本但又不局限于課本,有所創新。
例如填空題第7題兩根通電直導線間的相互作用,選擇題12題對光路圖的判斷,計算題第21題將人的手臂當成杠桿的計算。
(四)試題體現物理學科特點,對基本的實驗知識和操作技能提出要求。
實驗題注重科學探究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考查,注重實驗細節,符合教學實際。第18題在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題目中,分別從實驗原理和現象兩個方面考查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掌握;19題重在對實際電學操作中如何正確地選擇量程的考查。
(五)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沒有難度大的初高中銜接題,沒有考查電表內阻的題目。
原標題:安徽省2018年中考昨日開考 名師點評首日三科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