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一連三天,我省部分地區遭遇強降水,從皖南一直下到皖北。昨天,我省中南部地區又遭遇強對流天氣,多地發布暴雨預警。氣象部門稱,22 日前,我省多降雨天氣。與此同時,降雨讓氣溫直線下降。
暴雨預警集中在皖中南部
17 日降雨強度較前一天有所減小,可局地還是出現了對流性降水。氣象部門稱,金寨至沿江一帶出現對流性降水,雨量分布不均,金寨全軍站最大達105毫米。昨天上午,全省基本沒有降水,不過濕度較大。加之氣溫高,人體感覺潮濕悶熱。中午,強降水率先從沿江西部發力。安慶岳西、天柱山等地下午2 點小時雨強分別為35.4 毫米、43.6 毫米,同時多地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銅陵、樅陽、廬江北部、潛山多地都出現10 級或以上大風,有些地方甚至有樹木被連根拔起。
昨天下午,合肥突降暴雨。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陳群/攝
截至昨天下午4 點30 分,我省共有47 個縣市發布了暴雨或雷雨大風預警,其中25 個橙色預警,21 個黃色預警,岳西縣還發布了暴雨紅色預警。記者注意到,發布暴雨預警的縣市集中在安徽中南部。
多種因素促成強對流天氣
最近為何頻頻出現強對流天氣?省氣象臺專家表示,春夏之交,暖濕氣流活躍,冷暖空氣交匯時,會釋放大量能量,容易出現強對流天氣。
上述專家稱,前段時間我省氣溫相對較高,造成近地面氣溫高,積攢了大量能量。中低層溫差大,導致大氣層結不穩定,再加上低層風的輻合作用,加速了低層暖濕空氣抬升。氣象專家表示,這些氣象條件,都有利于強對流天氣的出現。
綜合當前氣象資料看,22 日前我省多降水天氣,其中19 日降水明顯,并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雨強30~50 毫米)、雷暴大風(陣風7~8級)等強對流天氣。頻頻降雨給大家帶來煩惱的同時,也帶走大量熱量,是緩解高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預計19 日、20 日合肥最高氣溫在21℃~23℃,相較18 日的潮濕悶熱,降幅達到10℃,氣溫比較適宜。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