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光伏發(fā)電項目建設完成,并網發(fā)電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4月18日下午,全省扶貧開發(fā)工作“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推進會議在金寨召開。會議通報了2017年度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同志脫貧攻堅考核結果,其中馬鞍山市在16個市中排名第一。
我省2017年度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同志脫貧攻堅的考核結果分為好、較好、一般、較差四個等次。在市級綜合考核中,馬鞍山市在16個市中排名第一。在縣(市、區(qū))綜合考核中,馬鞍山市含山縣考核結果為“好”,和縣為“較好”。
2014年,馬鞍山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5萬,建檔立卡貧困村28個。從2014年開始,馬鞍山不斷在脫貧攻堅上下功夫,當年實現(xiàn)脫貧2471戶5914人。隨后,2015年脫貧1954戶4483人,2016年脫貧5425戶9995人,2017年脫貧4396戶9108人。至此,馬鞍山剩余貧困人口918戶2257人,2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全部出列。
觀音柳種植基地
據了解,馬鞍山的扶貧工作的特點是:總量不大難度大,占比不高要求高。該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5%分布在185個非貧困村,且以重大疾病、殘疾或勞動能力低的群體為主,自身脫貧能力較弱,脫貧難度較大。同時,雖然貧困人口占全省貧困人口的比重不高,但與周邊群眾生活質量相參照,困難群眾對生活質量期望值比較高,提升群眾獲得感的難度相對較大。
近年來,特別是全省扶貧開發(fā)工作“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開展以來,馬鞍山市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工作重點,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如期完成了目標任務,現(xiàn)已形成和縣“金菜地”脫貧工程、和縣“金鑰匙”公益扶貧基金、含山縣“綠游游”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等多類型的特色品牌。
貧困戶在黃桃園摘黃桃
脫貧攻堅,離不開各級政府真金白銀的投入。2017年,市縣兩級財政安排專項扶貧資金4190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6%,比上年增長105%。全年共發(fā)放扶貧小額貸款8913戶34107.4萬元,超額完成省下達的扶貧小額信貸任務,任務完成比率和當年貧困戶獲貸率均居全省第1位。
“授人以漁”,產業(yè)扶貧始終是重頭戲。在“經營主體+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下,到村到戶扶貧產業(yè)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貧困戶帶動力不斷增強。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發(fā)展到戶產業(yè)扶貧項目26594個,每個貧困戶平均實施1.7個產業(yè)扶貧項目;發(fā)展到村產業(yè)扶貧項目200個,28個貧困村實現(xiàn)了全覆蓋。
和縣歷陽鎮(zhèn)萬壽村貧困戶方明成在村產業(yè)扶貧措施的幫助下發(fā)展大棚蔬菜種植
與往年相比,2017年馬鞍山市扶貧工作在力度、深度、廣度、精度上有了顯著提升,基層基礎明顯夯實、產業(yè)扶貧明顯加強、資金投入明顯加大、政策效應明顯提升、幫扶力量明顯增強、特色品牌明顯增多,取得了顯著成效。(宋藝)
原標題:馬鞍山:全省脫貧攻堅考核成績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