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蕪湖日報訊(記者 劉衛國)“電動車引發火災,奪命只須90秒。”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活生生事例。日前,消防支隊專業人士在給全市43家企業近百名物業管理人員授課時,針對電動車夜間充電起火引發火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發出消防“紅色預警”。
今年4月11日,我市通達小區一樓電動車修理行,因為夜間給電動車長時間充電,導致電動車起火,加上無人照看,使得火勢蔓延,幸虧發現及時,消防車迅速趕到,十分鐘就將大火撲滅。這場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只是燒毀了店內20多輛電動車。其實,這只是我們身邊發生火災的一個典型案例。去年,江蘇無錫一居民樓道突發大火,“兇手”就是正在充電的電動車,由于電動車充電過載導致電箱起火,使得居民一死一傷。“電動車引發火災,奪命只要90秒。”據消防資料顯示,80%電動車是在充電時發生火災,90%是因將其置于門廳和過道;往往火災發生時,又大多數在夜間,從而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市消防支隊專家告訴大家,電動車發生火災時,散發出大量有毒有害氣體;而在五六分鐘內,其燃燒的溫度可達1000多度。不懂求生應急措施,往往難逃厄運。
針對電動車充電引發的火災,如何進行防范?市消防支隊專家說,2017年年底,公安部下發了《關于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的通告》,明確了各方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責任。為此,物業服務企業、主管單位應依據規定,對管理區域內電動車停放、充電實施消防安全管理。同時,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定期不定期開展安全防火檢查,消除防火隱患;保障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暢通。物業服務企業、主管單位等部門要對住宅小區、樓院開展電動車停放和充電專項檢查,及時消除隱患。發現電動車違規停放和充電現象,應當制止并組織清理;對拒不清理的,要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者公安派出所報告。使用者應對電動車的電瓶、充電器等配件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后,要及時予以更換,確保其安全性能;充電器等配件損壞了,應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避免火災隱患。
原標題:消防專家發出安全“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