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造血干細胞被譽為“生命的種子”,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都是身懷大愛的使者。省政協委員黃杰說,這些捐獻者無私而崇高的善舉,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建議加強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權益保障。
研究表明,目前的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長期存活率已達75%。對于高危白血病患者尤其是兒童患者而言,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唯一能使他們獲得新生的希望。移植的前提是必須有人捐獻。因此,那些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都是身懷大愛的使者,他們無償捐獻,為素不相識、生命瀕臨凋謝的病患帶去生的希望。黃杰告訴記者,這些捐獻者無私而崇高的善舉,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建議加強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權益保障。
黃杰建議,捐獻者本人應該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其配偶、父母和子女在800毫升用血量范圍內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另外,黃杰建議捐獻者享受“榮獲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獻血者”的待遇,“憑相關證件可以免費游覽政府投資主辦的公園、旅游風景區等場所,到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就診免交門診診察費,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黃杰還希望全社會充分考慮捐獻者的利益。“如在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招聘優先錄用捐獻者;評先評優中優先評選捐獻者;符合公共租賃住房條件的優先考慮捐獻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 葉曉 吳碧琦 姚一鳴 劉玉才 王從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