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昨天下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4位省政協委員先后作大會發言,為安徽發展和民生改善建言獻智,其中不少委員都給出了自己的“金點子”。
鄭永飛委員:
徽州文書急需挖掘保護
中科院院士鄭永飛長期關注安徽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他建議我省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再發現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組織編寫優秀鄉土教材,增強文化自信。實施文獻整理研究工程,“比如徽州原始契約文書是徽州最值得珍視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幸存的歷史密碼、文化基因,需要進行搶救性挖掘保護。”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程,搶救性保護瀕危文物,實施館藏文物修復計劃。“還可以建立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補償機制,設立專項基金。同時動員社會捐助,建立民間保護基金。”鄭永飛說。
李霞委員:
水土流失形勢不容樂觀
目前全省17.11%的國土面積劃了生態保護紅線,保護了全省36.51%的森林、45.90%的草地和56.89%的濕地生態系統,但李霞也看到,我省生態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全省現有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8.88%,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42.69%。李霞建議,各地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環境準入正面清單制,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意改變土地用途,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同時要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對森林、草原、濕地、水流、耕地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禁止開發區域,實行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
李益湘委員:
大別山區水庫群存隱患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來水量減少;水生態環境壓力不容樂觀;水庫群聯合調度體系尚不完善。李益湘在發言中表示,大別山區水庫群存在的這三大隱患,需要采取應對措施。李益湘建議,我省要開展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前瞻性研究,構建優化、可靠、操作性強的調度體系,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加強淠史杭灌區農業發展中的生態保障,“比如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合理調整灌區種植結構,改變傳統的粗放型耕作方式等。”
孟楓平委員:
應當設立知識產權法院
近年來,我省知識產權保護取得長足進步,但侵權案件仍層出不窮。孟楓平說,現階段,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呈現出鏈條式、產業化傾向,侵權手段和行為趨于隱蔽、涉及面廣,人民法院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合肥知識產權法庭已于2017年8月30日成立,但與北京、上海、廣州的知識產權法院相比,合肥知識產權法庭層級不夠高,不足以更好地調動司法資源。“我省應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能力。”
伍志偉委員:
把創新成果帶到澳門去
作為澳門安徽聯誼總會副會長、澳門安徽商會會長,伍志偉在發言中建議,安徽要利用好澳門這個平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貿合作。比如可以利用澳門方面對葡語國家情況熟悉、人脈較廣的便利,通過牽線搭橋,借船出海,幫助安徽企業參加澳門組團到主要葡語國家考察,尋求投資合作的機會。另外,伍志偉表示,前些年安徽參加“澳博會”,都是把名優土特產品展銷與投資合作項目招商并重,但由于澳門自身市場不大,消費習慣也有所不同,展銷效果不佳,“建議安徽應更多地利用自身科研力量強、科研成果多,多帶好項目好技術去澳門參展招商,爭取更多合作機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 吳碧琦 姚一鳴 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