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馬鞍山市居民趙俊枝來到花山區法律援助服務大廳,為幫助其打贏離婚訴訟案件的律師魏敏寫下了“非常滿意”的評價。
“法援律師不僅不收費,而且態度還很好,服務評價必須點個贊。發工資后,我還要來送錦旗! ”趙俊枝告訴記者。
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是我省實施的33項民生工程之一,旨在保障公民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使困難群眾平等享有法律保護。 2017年,馬鞍山市花山區規范管理方法,健全三級法律援助網絡,并在自愿報名和推薦的基礎上,精挑細選建立“法援律師庫”,對法援律師和法援案件進行全程跟蹤評估。
“律師庫實行動態管理,不僅受援人須打分,法律援助中心也會從專業的角度,對每位律師進行‘一案一評’。同時建立優秀案例庫,將律師個人評估與補貼相掛鉤,以保證法援律師的服務質量。 ”花山區司法局局長丁金分告訴記者,該區2017年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法援律師補貼,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在花山區法律援助中心,記者看到“法援律師庫”成員名單上共有40多人,法援范圍涉及交通事故、勞務糾紛、婚姻家庭糾紛、醫療糾紛等。 “受援群眾可以‘點單’,挑選具有專長的律師為其服務,改變了過去只能由中心指定律師的規定。 ”這種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的法援服務,被形象地稱為“點援式”服務。
居民朱姝薇在上海打工期間,遇到醫療糾紛,由于人生地不熟,多次維權未果。后來,朱姝薇通過家鄉所在社區了解到“律師庫”的律師陳琦,擅長為此類案件提供法援,便點名要求服務。 “陳律師不僅從馬鞍山趕到上海免費為我們維權,還打贏了官司。 ”朱姝薇的母親感激地說。
“雖然做法援律師的補貼,比擔任正常案件的律師費用要少很多,但法律援助的意義更為重大。”陳琦說,“法援是困難群眾的‘救命稻草’。讓困難群眾享受公平的法律服務,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是我們法援律師應該做的! ”
據花山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耿宗發介紹,隨著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推進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居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也日益增多。據統計,該區法律援助中心2017年共辦結案件超過了480件,接待解答法律咨詢案件580人次。
原標題:【歲末盤點獲得感】“點單法援”暖我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