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患有精神障礙的流浪男子無法說清自己的身份信息,被送到宣城市救助站后,工作人員利用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中剛上線幾天的人臉識別功能,查詢到與該男子相似度超過95%的救助對象信息,經核實正是該男子曾在浙江省江山市救助站接受救助時記錄的信息。這下就能聯系上他的家人了。
11 月21 日下午,宣城市公安局水東派出所民警將一位中年男子送到了宣城市救助站。據介紹,該男子在宣州區水東鎮已經流浪多日。因他患有精神障礙,言語表達不清晰,只說自己叫“王興江”,是浙江人。但是民警通過這些信息并未查到他的戶籍信息,通過其他技術手段也未找到。
在宣城市救助站里,工作人員拍下了該男子的照片,在本月中旬剛剛上線的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人臉識別功能中進行搜索,發現了6 條與該男子面貌相似的救助對象信息。“相似度最高的超過了95%,還有一條也有94%,這兩條我們仔細對比之后發現就是他本人的信息。”宣城市救助站副站長楊小娟昨天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這兩條信息是該男子曾經在浙江江山市和衢州市救助站接受救助時記錄的信息,其中還有他的姓名和戶籍信息。該男子名叫王山江(化名),并不是“王興江”,他戶籍在浙江省江山市。該男子目前被送往宣城市的醫院接受治療,等他身體恢復后,會被送回家鄉。
楊小娟昨天告訴記者,王山江是安徽省首例通過這一人臉識別功能尋親成功的被救助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