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兩天,有網友在蕪湖市弋江區發現一個“藍寶石湖泊”,因其拍攝的現場視頻很美,便在網上迅速擴散開來。這個湖泊一下子成了網紅,引得網友吵著要去拍照片。不過昨天下午,來自蕪湖當地官方部門的消息稱,此藍色湖泊系礦坑,湖水水體環境污染嚴重,因周邊地形復雜,還呼吁網友不要再前往,以免發生意外。
蕪湖有了新“美景”
“絕美藍寶石湖!這不是在國外,這是在安徽蕪湖!”11 月5 日,蕪湖市民吳先生在某短視頻APP 中,上傳了一段長10 秒的視頻,并配上了這段文字。讓他沒料到的是,他的這條視頻隨后就火了,僅僅一天的時間,瀏覽量就達到270 多萬人次。昨天下午6 點,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注意到,這條視頻下的評論有將近2500 條,大部分人都在稱贊,湖泊景色很美。而蕪湖本地很多網友在評論時感嘆,在蕪湖生活這么久卻從來不知道有這么一個美麗的所在。
“我這次得知這個湖泊也挺意外的。”視頻拍攝者吳先生告訴記者,11 月4 日,一位朋友給他發來了這個湖泊的視頻,還說了具體的位置,只是自己還有些不相信,“這種好看的湖泊一般都分布在我國西部,咋可能出現在蕪湖,而且作為本地人一直都沒聽說過。”
11 月5 日上午,吳先生從蕪湖城東驅車半個多小時到了位于城南的這個湖泊,發現景色果然很美,便拍下了視頻,并發布到了網上。
官方呼吁不要前往
11 月6 日下午,蕪湖市公安局通過官方微博“平安蕪湖”發布消息說,經求證,白馬山礦坑是由于歷史開采而形成,約70 米深,水質呈強堿性,目前正在整治中。藍寶石湖泊水體環境污染嚴重,周邊地形復雜,近日持續有雨,提醒廣大網友切勿再次前往,避免發生意外。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省第三環保督察組暗訪中在白馬山海螺礦區北門發現這處廢棄礦坑,水體監測后,發現水質呈強堿性,并且在周邊發現散亂污加工點、石料加工點等幾個突出問題。弋江區隨后開始推進礦坑及周邊問題整治。
11 月3 日,弋江區環保分局在高新區二樓5 號會議室組織召開關于白馬礦坑水體治理方案評審會。
本次會議透露,該礦坑是采礦活動結束(礦產資源枯竭)后產生的遺留廢棄,礦坑最長處約為320 米,周長約為1029 米,平均水深約為20 米,面積約為6.16 萬平方米,蓄水量約為120萬立方米。
昨日下午,短視頻拍攝者吳先生說,看到了相關部門的提示后才知道,這個湖泊水環境污染,“我也建議大家不要前往現場了,我現在已經把之前回復給網友的湖泊具體地址也給刪了。”
劉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吉祥
請輸入驗證碼